“沈从文转业之谜”重探 ——以建国前后沈从文的思想为中心(1946-1952)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194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初期的思想变化的考察,重探沈从文的转业之谜,主要借助沈从文1946年到1952年的杂文、文论、诗歌和小说,分析建国前后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观念的转变,以此重新讨论沈从文放弃文学创作走上文物研究道路的原因,力图从更丰富的角度呈现沈从文转业的内在因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梳理目前学界对建国前后沈从文的相关研究,本文的问题意识与文章的相关章节安排。第二部分首先对沈从文1940年代的政治理念进行梳理。从1940年代初期《战国策》杂志上的文章梳理沈从文比较碎片化的一些政治理念,如他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辨析,指出此时沈从文的创作已经呈现出“看虹摘星复论政”这两个面向;到抗战胜利后,沈从文将创作重心更多地放在“论政”这一面,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一说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的“文化建国”理念,以“抽象原则”作为最高的政治原则,以思想家教化政治家,构建出自己的“文化城邦”,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治哲学。第三部分通过对1940年代末期左翼文人对沈从文的相关批评和沈从文的去留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沈从文在建国前出现的精神危机,指出政治压力并非导致他自杀的唯一因素,40年代以来创作困境、婚姻家庭危机等也影响了他当时的精神状态。在“自杀”未遂之后,他之所以愿意“归队”的思想基础,是源自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对新的人民观念的接纳。除此之外,对毛泽东思想的抒情化解读和认可,成为他愿意接受思想改造和前往四川参加土改的重要前提。第四部分借助沈从文土改期间的书信,以工作、观察、阅读和创作这四个动作分析沈从文在土改期间的主体实践。沈从文在土改期间参与的工作并不多,处于边缘位置,但结合个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毛选》的阅读,另辟蹊径,完成了知识分子情感立场的转变。而他对于“事功”和“有情”的综合更是一种新的向外敞开的尝试。但纵观他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在小说这一文体中他的“综合”而不能的困境依旧存在,也成为他彻底转向文物研究的一个契机。在上文的基础上第五部分从沈从文《老同志》一文的投稿细节入手,进一步分析沈从文的转业原因,指出除了外在原因之外,沈从文的转业内因在于对“事功”与“有情”的综合的新尝试,即从“人民”的角度进行文物研究。
其他文献
在我国,由于土地资源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人们只能通过划拨和订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目前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已成为获得土地使用权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然而,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法律性质的认定问题争论已久,尚未对合同的法律性质形成一致认识。在学术界,民法学者普遍主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认为土地行政部门与土地
江西民歌作为我国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江西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具有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也是最能够反映出江西社会风貌、民俗民风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对家乡音乐的热爱促使本人在近三年的创作中将焦点都聚集到了江西民歌素材上来,并将创作的作品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了展演。本文通过结合笔者的部分创作作品,从江西民歌素材的选择与引用方式和江西民歌素材在作品中的发展方式进行论述,总结笔者创作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发展的特征,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受到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装饰行业总产值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装饰企业盈利空间大大缩小。随着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法的推行,装饰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如何在获得项目中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亏损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各大装饰装修施工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装饰装修企业依然“小而多”,缺少规模化、规范化与标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流失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选取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典型红壤,在花生不同生长期进行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下降雨强度(60 mm/h、90 mm/h和120 mm/h)和坡度(10°和15°)对坡面产流产沙、壤中流产流及可溶性有机碳迁移的影响机制,探讨在花生不同生长期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对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的影响,阐明在产流产沙过程中流失可溶
随着硕士研究生数量的连续扩张,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出现各种问题。社会各界对于其教学质量持怀疑态度。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不断发展,学者将目光逐渐转向以学生为衡量主题的增值观。本研究以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学习性投入现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借鉴了NSSE--China测量问卷,并根据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独特之处进行了题项筛选,最终确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城市热舒适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高层建筑密集、地面绿化受限的城市中心高密度街区面临着更为难解的热舒适优化困境。垂直绿化作为高效集约用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的新型绿化方式无疑为该困境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从改善行人热舒适的角度出发,探索垂直绿化在城市中心高密度街区中的最佳应用场景。首先对国内外的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城市室外热舒适和垂
我国山区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山区旅游资源的快速发展,山区旅游地质灾害频发,但能够解决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却不多。本文选取浙江省蛇蟠岛国家矿山公园野人洞景区出口段和迎阳门段作为研究区,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运用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技术对危岩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利用RocFall软件计算了崩塌落石的影响范围,并为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为:(1)在研究区崩塌落石
近年来由于曹妃甸地区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破坏了曹妃甸地区生态环境原有的平衡。其中,如何保护曹妃甸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健康,是曹妃甸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曹妃甸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对2003年、2011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的Landsat TM/OLI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并结合景观指数分析其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通过实地调查并采集湿地典型植被的光谱数据,利用包络线去除、一阶导数和“三边”参数等方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各国央行和国际经济组织开启了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大反思。金融稳定目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过去通货膨胀目标制取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金融稳定目标往往被放在了物价稳定目标之后,只有当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时才会对金融失衡问题进行处理。而金融危机使得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事后处理”理论受到强烈的抨击,对金融市场的自由放任
城市化是一个曲折反复的渐进过程,而非一次突然的转变,简单的一次性迁徙(桑德斯)。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我国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浪潮,流动人口的聚集地从边缘化空间逐渐发展至城市中心区,呈现出“碎片化、混合化、分异化”的特征。流动人口“流动但不定居,定居但不融合”,呈现较低的融合状态,但流动的多数最终目的是实现市民化,在城市里站稳脚跟、扎根生芽,但这一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空间隔离和融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