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显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的一个难题,也是阻碍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在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等,这样的现状不能满足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围绕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问题,在分析思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和发展机制,促进高职教育稳健发展。本论文通过文献法广泛收集了各类文献资料,在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第一部分,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作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结合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际,分四个部分探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和保障措施。在目标中提出了三项目标: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在内容上提出了四个方面:培养培训的制度与政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考核与认定办法,聘用与教学质量评价。在途径的探讨中,提出以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依靠教师主体实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在保障措施的探讨中,从政府与社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观念、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四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本文认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明确,要切合实际,不宜好高骛远,内容要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制定出一套有效、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相应的保障措施,营造适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的环境,并不断完善高职教育的各项配套管理措施,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本论文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以及对贵州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内容和途径的探讨具有新意,为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范例。在保障措施这一部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保障,以期能为实践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