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普遍存在,而随着城市发展对于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中学阶段学生在毕业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通用英语交际从而为大学阶段进行专业英语交际活动打下基础的呼声愈加高涨。词汇,在英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研究中学生需要哪些词汇以进行通用英语交际活动是一个颇具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从需要的词汇量还是具体词汇的选择,许多专家、学者曾对通用英语交际所需的词汇开展过研究。然而,这些研究首先并不是针对我国中学阶段学生的;其次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停留在总的词汇层面上,并未针对词汇中的名词甚至是名词中的某一类词汇进行过相应的研究。即便如此,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称名词”概念的提出、中学阶段《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称名词的分析以及中学阶段牛津教材称名词的补充。研究首先尝试在文献研究以及导师启发的基础上对“称名词”加以定义,并对这一概念的语法、语义等各方面特征加以描述,同时对称名词在通用英语交际活动中的作用从其自身功能、使用频率等角度加以研究,证明称名词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应当尽可能多地学习称名词以帮助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其次,由于英语在中学阶段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因此教材对于中学生英语语言输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中试图对中学阶段牛津教材中的称名词进行数量及质量上的分析。数量分析主要通过横向及纵向的对比,分析教材中称名词的数量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及交际需求是否匹配;质量分析同样也是通过横、纵向的比较,判断教材中的称名词是否能够满足中学生的交际需求。最后,在分析了中学阶段牛津教材称名词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制作出有针对性的中学阶段牛津教材称名词补充词汇表以帮助使用牛津教材的中学生进行称名词的补充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补充词汇表的研究分为数量上的确定以及具体词汇的选择,两方面的内容都基于上海地区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程度以及通用英语交际需求并通过与其他研究材料的对比、数据的统计、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