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经验的融合 ——康德的灵魂不死观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魂不死是康德批判哲学中著名的三大理念之一(另两个是意志自由和上帝存在)。但相比于其他两者的显赫地位,它在康德哲学中的作用长期陷于晦暗不明的状态。这一境况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他的著作中对它系统性的直接论述并不多;其次,灵魂不死的观念在当代多被视为古老的宗教信条而被遗忘。因此,无论在康德哲学的内部,还是在对世俗社会的现实启示上,他灵魂不死观的意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了界定灵魂不死在其哲学的地位,并追踪现代世界忽略来生的缘由,必须对他灵魂不死观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理解。这一理解肇始于唯理论和经验论对灵魂不死的论争。这一论争构成了康德灵魂不死观的地基。其中,唯理论者宣称灵魂是实体,在空间中是单一的,在时间里是同一的,故而是不死的。与之相对,经验论者反驳说,作为实体的灵魂只是观念的集合或知觉的接续,因而在空间中是可分的,在时间中是驳杂不一的。依据经验的观察,灵魂恰恰是有死的。两者争锋相对的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康德。这体现在他思想的前批判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的青年时代(1747-59),他处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影响下。这时的他对灵魂实体观的信条深信不疑,并认为灵魂能在时空的进展中无限延续。在他接触到了经验论尤其是休谟的著作后(1760-69),他开始拒斥灵魂实体观,也否认通过神秘主义能证明灵魂不死。不过,他在随后的“沉默的十年”(1770-79)中重新接纳了关于灵魂不死的唯理论学说,如精神与物质的二分、对来生的理智性规定和基于生命原则的灵魂不死论证等。这些思想的动向表明:他在前批判时期对“灵魂不死”进行了多重探索,而理性与经验的元素在其思想进程中尚处于未能均衡的状况。接下来,康德进入了思想成熟的批判时期。在其中,理性与经验的元素达到了真正的融合。在灵魂不死问题上,他化解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这意味着:他不仅消解了唯理论的灵魂实体性论证,也驳斥了经验论对灵魂的纯经验性规定。进言之,他宣布接纳灵魂的实体性、单一性和人格同一性,但仅在先验的意义上,因此不在唯理论的现实意义上。因为灵魂诸特性的现实性不可被经验证实。同时,灵魂的这些特性既只是先验形式,就与经验论否认先验性的倾向拉开了距离。因此,如果唯理论基于灵魂实体性的不死证明失败了,那么经验论对不死的经验性否证同样未获成功。在理论哲学的范围内,灵魂不死只能维持在中立的先验可能性之中,任何人都不能对之加以申认或否认。既然灵魂不死在理论领域内的争辩是无结果的,那么康德必须转入实践领域探究灵魂不死。在此,他在仲裁上述论辩时获得的先验人格性有着巨大的价值,因为它在实践领域中变成了道德人格性。从与道德人格性紧密联系的道德律,他发展出了三种对灵魂不死的论证:类比性论证、与自律学说不相容的至善悬设之论证和与自律学说相容的悬设论证。其中,第一个论证是康德终生推崇的,但其理论效力是可疑的;第二个论证出现在第一批判中,但由于与意志自律学说不相容被他所放弃;第三个论证是他对灵魂不死最著名的规定,亦即基于道德律的完满性而悬设灵魂的无限修善进程。此无限进程必须从两方面理解:在时间中的无穷进步和在永恒中的纯一。两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他对灵魂不死完整的道德信仰。可以看到,在理论哲学中,康德于灵魂不死问题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反驳,是其自我意识理论的核心部分;而在实践哲学中,他将灵魂不死视为实现道德完善性的必由之路。这样,它成为了他至善体系的两个支柱之一(另一个是上帝存在)。但他的最终处理——将灵魂不死规定为超越性的道德信仰,并未被后续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认可。他们逐步将作为超越信仰的灵魂不死改造为了自我意识的世俗历史。灵魂不死观念不可避免地走向跌落了。然而,一个缺乏超越维度的世俗社会是危机四伏的。康德的灵魂不死观提供了从理性到信仰的一个范例。这正是现代世界可资借鉴的地方。
其他文献
网球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它有相对完善的竞赛体系,我国的运动健儿在世界舞台上,大展身手,网球氛围在我国日益高涨,为了全面健身计划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职业网球,更需要业余网球来进行烘托。山城重庆处于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目前网球运动在山城推广较高,网球赛事开展可以很好地带动网球运动的普及,重庆多个大型的业余网球赛事以及开展的很颇具规模,也有了自己的运作管理体系,为山城的网球运动开展提供契机
W公司作为通信设备生产、销售领域的巨头,在中国通讯领域乃至于世界通讯领域均具有重要影响,这与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有关。伴随着W公司研发支出的提高,有效的内部管理,成为保障研发支出高效利用的关键。本文基于W公司大量投入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活动,且取得突出成效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其研究与开发的内部控制情况,以总结其内部控制的优势,提出可为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实现研究结论
当今社会,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寻求构筑未来中长期增长的支点。各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制造业上,制造业的竞争空前激烈。近几年来,伴随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我国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在先进计算机软硬件的辅助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下,生产成本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间接费用不断增加,人工费、材料费有所下降,如果一味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无法准确计算出成本信息,需要适时引进新
近年来,各类因意外事件导致伤残的患者数量不断激增,依靠现代医疗技术保住性命已经并非难事。但是在手术治疗完成后,患者及其家属要面对的一系列术后躯体创伤、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社会关系破损障碍、巨大的医疗和康复经济压力等多重困境,单凭患者一己之力很难应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应对上述困境。然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起步晚,理论和实务经验都相当匮乏,故本研究尝试对医务社会工作介入意
非法经营罪诞生至今,争议不断,适用难题频现。该罪的前身是1979年《刑法》第115条投机倒把罪,因为立法上对于犯罪构成规定的比较概括和抽象,界限不清晰,所以造成执行的随意性,为了避免执行随意性的发生,1997年《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增设了该罪,从而取代投机倒把罪。但随着立法时理想状态的随之消失,不仅立法的笼统性没有被消除,而且司法难题也未见减少。非法经营罪拥有空白罪状、罪量要
近年来,毒品问题趋于严重,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侵蚀着社会。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禁毒工作,却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杜绝吸毒现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数量也一直在不断上升,这也导致有越来越多的戒毒人员在解戒后都会面临回归社会的问题,如何顺利回归社会,成为他们出所后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社会工作为戒毒人员提供的服务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方法来提升强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引起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在引入国内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趋于成熟。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受其陈旧的经济体制、顽固的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充分体现全面预算管理支撑战略落地、高效配置资源、减少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约束经济行为的能力,出现典型的“水土不服”现象。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在借鉴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时应当结合本土市场特色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促进我国本
货币资金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贯穿性,对于企业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起着无可替代作用,但往往会因为监管不力产生货币资金使用和存管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故加强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D公司是传统的制造型国有企业,具有货币资金规模较大及资金业务广泛的特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因
2020年的开局,未必会使国人想到,是从一场蔓延至全国甚至是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的,每日的确诊病例成百上千地激增,由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所有人此时能够依靠的只有医生,而医生能依靠的也只有先进的药品,医药行业在此时凸显其行业特殊地位,为打赢这场战“疫”,将发挥至关重要乃至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审计人员也从另一个角度在为这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手中的审计之剑,对来自医药上市公司的
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进入强势增长期,而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也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兴起。以往融资租赁公司只是通过银行信贷、转租赁等传统方式融资,而资产证券化业务打破了租赁界发展的限制,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型融资手段。租赁交易市场需求旺盛,定期收取租金使得租赁资产的现金流均匀且较为稳定,它同时还具有权责边界明确,风险高度分散、破产隔离的特点,因此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前提要求完美契合,是优质的可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