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广州园林与城市建设全方面发展,公园作为城市园林中的精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选取遍布广州市区的越秀公园、天河公园、荔湾湖公园、云台花园、烈士陵园等22个不同时代的城市公园,全面研究各园林空间植物景观的营造及模式化的配置,完成关于广州公园植物配置信息系统的人性化开发构建。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得出广州公园常见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及植物景观的现状。广州公园常用木本园林植物380种,其中乔木178种、灌木128种、棕榈科植物68种、竹类6种,在此基础上分析园林植物种类观赏特性的多样性及景观用途的多样性。对广州公园植物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公园植物造景以常绿阔叶林景观为主,比较注重棕榈科植物营造热带风光,缺乏落叶树种的搭配,季相景观变化不够明显,但90年代新建公园的植物景观季相变化、色彩设计及层次关系相对50年代建设的公园较好。从游人对公园植物景观的感知角度,了解现代人对公园绿地景观的需求及满意度情况,分析得出使用者对植物景观的期望多集中在气味、色彩、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等方面。从植物设计的角度,全面研究广州城市公园不同园林空间的植物造景与配置特色,包括公园入口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建筑小品空间、滨水绿化空间,以及植物自身营造的草坪主景空间等五种主要园林空间,对其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用、植物配置的形式以及乔灌草植物的搭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类。建立与公园植物配置特色相匹配的信息系统,包含22个城市公园五种主要园林空间、776个样点的植物配置信息及330余种公园常见植物种类的基本属性信息,具有录入、更新、浏览、数据统计、支持各类查询的功能。借助数据库的分析功能,综合实际调研结果、问卷统计及公园各空间植物造景特色的分析,得出18种广州公园典型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包括乔灌草结构、乔灌结构、乔木与地被的简单组合,以及灌木与地被的搭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将对广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素材进行系统整理分类,同时论文所进行的各类园林空间环境的植物景观研究将为广州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模式参考,对于提高广州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