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内毒素血症大鼠外周血TNF-α、IL-10浓度变化,肠道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线粒体Cyt c释放水平,并结合小肠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阳性对照组即脂多糖+生理盐水组(Mod组)、治疗组即脂多糖+参附组(SF组),各组又分为1h、3h、6h和12h四个时间亚组,每组8只。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分离左侧股动脉,进行动脉插管,插管后立即注入0.3ml肝素生理盐水(含肝素300IU),以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连续描记心率(HR)、血压(BP),待血压稳定后,Mod组和SF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mg/kg)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接着Mod组缓慢静脉注射NS20ml/kg,SF组缓慢静脉注射SF20ml/kg[4],Con组经尾静脉缓慢推注NS5mg/kg;各时间亚组分别于注射LPS后1h、3h、6h和12h等时间点采集血液和小肠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线粒体膜电位,免疫印迹法检测胞浆Cyt c水平;小肠组织切片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并制成电镜标本行醋酸铀-柠檬酸铅双染色,在电镜下观察小肠线粒体超微结构。  结果:1.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Mod组HR较Con组在1h、3h时升高,在6、12h时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或p<0.01);SF组HR同Con组比较,在各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组HR同Mod组比较相对稳定,各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Mod组MAP同Con组比较在1h时变化不明显,无显著差异(p>0.05),在3h、6h、12h均下降,差异显著(p<0.01),SF组MAP在各时间点同Con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病理组织学改变Con组小肠黏膜各层结构完整,形态正常,绒毛排列整齐;Mod组肠壁变薄,黏膜明显萎缩,绒毛短缩,上皮坏死脱落,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浸润;与Mod组相比,SF组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仅见黏膜水肿和少量中性粒细胞细胞浸润。  3.电镜显示Con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细胞器结构完整,形态正常;Mod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在出现肿胀,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或开放,吸收细胞表面微绒毛变短、稀疏,部分倒伏或脱落,线粒体肿胀,嵴不清,空泡,并可见大量溶酶体酶;SF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轻微微绒毛脱失、倒伏,较Con组稍变短,线粒体仅轻度水肿,偶见空泡状,未见溶酶体酶。  4.TNF-α、IL-10浓度与Con组比较,Mod组、SF组TNF-α水平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p<0.05),Mod组、SF组TNF-α水平均在3h达高峰;与Con组比较,Mod组IL-10的浓度在注射LPS后1h升高,3h即显著升高,在6h达高峰,12h较6h下降,在各时间点均较Con组升高,差异显著(p<0.01),SF组IL-10的浓度在各时间点与Con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SF组与Mod组各时间点比较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  5.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大鼠在注射LPS后,线粒体膜电位Mod组同Con组相比,1、3、6、12h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SF组同Con组相比1h无明显变化(p>0.05),3、6、12h明显降低(p<0.01),Mod组同SF组比较在1、3、6、12h线粒体膜电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胞浆Cyt c的水平大鼠在注射LPS后,线粒体释放Cyt c到胞浆,Mod组同Con组相比,1、3、6、12hCyt c释放明显增多(p<0.01);而SF组同Con组相比1h无明显增加(p>0.05),3、6、12hCyt c释放明显增多(p<0.01),SF组同Mod组比较在1、3、6、12hCyt c释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内毒素血症大鼠胞浆Cyt c的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并且随着时间延长,线粒体功能损害加重;SF能降低胞浆Cyt c水平升高的幅度,并能减少膜电位的降低幅度,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小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反应,减少膜电位降低,抑制线粒体Cyt c释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百草枯(PQ)中毒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BALB/c小鼠1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
目的:研究Src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Src kinase/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rc/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急性肺损
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更新传统的认知,需要让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既是课程标准所界定的课程理念,也是实际教学的需要.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