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2006年7月9日~17日登陆内陆后维持时间长、出现暴雨增幅的热带气旋“碧利斯”(0604)为研究对象,讨论西南季风对登陆台风的暴雨增幅的可能影响机制,为登陆台风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对“碧利斯”登陆后长时间维持的因为及降水的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碧利斯”的气旋性环流与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大陆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低纬地区高压北侧的西南气流相互衔接,这利于热带气旋登陆后长时间的维持和向西南缓慢移动,强暴雨在台风登陆前出现在台风中心北侧,而登陆后则始终出现在台风中心南侧。
其次,对“碧利斯”登陆后出现暴雨的过程作了比较详细的诊断分析,通过分析了台风涡旋周围的水汽收支特征,发现净西风、净南风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诊断分析表明西南季风为“碧利斯”提供强的水汽来源,季风涌爆发时,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增大,是登陆台风长时间维持及暴雨增幅的重要因为;登陆台风的高层强辐散场及对流不稳定的加剧,也是产生暴雨增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利用WRF(3.1.1)模式对“碧利斯”登陆后的暴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降水强度和暴雨落区,模拟路径与台风实际路径走向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偏差;季风涌爆发时,台风中心南侧降水出现明显增幅。敏感性试验表明,西南季风自身强度变化对台风降水影响较小,降水强度对水汽输送大小比较敏感,水汽减弱致使降水强度明显减弱,可见西南季风的水汽输送对暴雨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