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乳术后屈光误差的分析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  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误差的分布特点,分析屈光误差的产生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提高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人工晶体度数预测的准确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曾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急闭组,单纯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白内障组,由同一术者对两组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IOL Master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的改变。用术后3个月的验光结果减去术前预先保留的屈光度,得出屈光误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屈光误差:白内障组术后3个月的屈光误差为(-0.45D±0.46D),急闭组术后1个月的屈光误差为(0.52D±0.32D),两组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P<0.05)  2. 眼轴长度:白内障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眼轴长度无明显变化(P>0.05);急闭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眼轴长度变短(P<0.05);  3. 前房深度:白内障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前房深度明显增加(P<0.05);急闭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前房深度明显增加(P<0.05);  4. 角膜曲率:白内障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P>0.05);急闭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P>0.05);  5. 术后屈光误差与术前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白内障组术后屈光误差同术前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急闭组术后屈光误差同术前眼轴长度呈中度负相关( r=-0.79,P<0.05 ) ,同术前前房深度呈高度负相关(r=-0.82,P<0.05),同术前角膜曲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常出现远视屈光误差,患者术前眼轴越短、前房越浅,术后屈光误差越大,在术前预测人工晶体屈光度时增加-0.25D至-0.75D有助于降低屈光误差。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 目前,低分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国内外对其非抗凝作用研究甚少,该实验旨在讨论低分子肝素是否可以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调节其内皮依赖的血管舒缩功能,以及是否能
目的 了解目前是否已有充分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证实葛要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和安全,是否可以在临床中常规使用.方法 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全
目的:⑴通过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观察GSP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并对其机制加以探讨.⑵观察GSP对兔血清脂质的影响.⑶观察GSP对兔血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  研究急性百草枯大中毒鼠肝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姜黄素的干预效果和机制。  方法:  1.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5只),姜黄素对照组(1
目的:地塞米松为合成的小分子、脂溶性化合物,不能被糖皮质激素受体前代谢酶11β-HSD转化,且很容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现已证实地塞米松可以促进绒毛膜滋养层细胞11β-H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