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胃脘痛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收集胃脘痛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探讨胃脘痛在新加坡地区的证型分布规律,寻找出胃脘痛各个证型与性别、年龄、诱发因素、体质因素等相关关系,作为指导中医临床诊断,以及为胃脘痛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门诊问卷的方式,从2013年1月至12月起,将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病人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进行问卷调查。一共收集了507例胃脘痛患者的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输入Microsoft Excel,进行整理后,再转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频率分析以及卡方分析数据,归纳出新加坡胃脘痛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研究结果:  1.新加坡胃脘痛患者以女性居多,占总例数69.2%;年龄的分布以中年人占大多数,31至60岁者占总例数57.2%;婚姻状况与年龄分布之间有着明显的关系。  2.胃脘痛中医证型分布顺序排列为肝气犯胃证(43%),湿热蕴胃证(13.8%),脾胃虚寒证(12.4%),饮食伤胃证(10.3%),胃阴亏虚证(7.3%),痰饮停胃证(6.5%),寒邪客胃证(4.7%),瘀血阻胃证(2.0%)。  3.胃脘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胃病史、饮食定时、睡眠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胃脘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法与治疗时间及诱因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5.新加坡胃脘痛患者的体质分布以频率出现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为气虚质(28.2%),痰湿质(18.1%),阳虚质(11.8%),阴虚质(10.8%),气郁质(10.7%),平和质(6.9),特禀质(6.7%),湿热质(4.5%),血瘀质(2.2%)。  6.新加坡胃脘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7.新加坡胃脘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中医体质分布具有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寒邪客胃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平和质为多(共占79%);肝气犯胃证以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气郁质为多(共占74%);痰饮停胃证以气虚质、痰湿质和阳虚质为多(共占61%);饮食伤胃证以气虚质、痰湿质和平和质为多(共占73%);湿热蕴胃证以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为多(共占66%);瘀血阻胃证以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为多(共占70%);胃阴亏虚证以阴虚质、气虚质和平和质为多(共占70%);脾胃虚寒证以阳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多(共占75%)。  研究结论:  1.新加坡胃脘痛患者发病以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层中以中年居多,发病诱因以饮食和情志不遂为主,治疗时间以少过1个月最多。  2.中医证型分布以肝气犯胃证最多,其次为湿热蕴胃证及脾胃虚寒证。中医体质主要类型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  3.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定时饮食、睡眠、胃病史无关;但与治疗时间及诱因关系密切。  4.从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密切关系中,本研究启示胃脘痛的治疗,可以通过辨体、辨病、辨证的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调整体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达到预防胃脘痛的发病。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傅青主女科》种子篇治疗不孕症的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遣方法则,以提高治疗不孕的临床水平。  方法:从种子篇条文剖析傅山辨治不孕症的思路,归纳辨证要点,统计关键
目的:探讨单味血竭对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SD大鼠,体重200±20g,雌雄各半,共60只,随机分成6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剂量阿斯匹林组、血塞通组、单味血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