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维生素D不仅是维持小儿生命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还是一种免疫调节激素,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腹泻病的关系如何,通过检测本地区腹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①了解腹泻病患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②探讨维生素D在小儿腹泻病发生中的作用。③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所致小儿腹泻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所有患儿均于就诊或住院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室温下放置20-40min,3000r/min分离血清,置于-70摄氏度冰箱保存。应用英国IDS公司生产的25羟维生素D EIA@OSTASE试剂盒定量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判断标准:①血清25-羟维生素D75-250nmol/L,考虑维生素D适宜(合适水平);②血清25-羟维生素D50-75nmol/L,考虑维生素D不足(相对缺乏);③血清25-羟维生素D<50nmol/L,考虑维生素D缺乏[1]。了解腹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比较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患儿腹泻发生情况;探讨25-羟维生素D与腹泻的相关性。小儿腹泻病(轻型)临床诊断标准:起病可急可缓,大便每日10次以下,稀薄,每次大便量不多,无或偶有呕吐,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小儿腹泻病(重型)临床诊断标准:急性起病,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有呕吐,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正态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非正态分布采用KW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⑴≤12个月的腹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为[54.63±27.52nmol/L];13-24个月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为[55.01±21.83nmol/L]。两年龄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⑵轻症组血清25-羟维生素D为[77.08±17.23 nmol/L];重症组血清25-羟维生素D为[37.84±12.33 nmol/L]。小儿腹泻病轻重程度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两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6,P<0.05)。⑶腹泻病组(90例),维生素D适宜者23例(占25.56%),维生素D不足者21例(占23.46%),维生素D缺乏者46例(占51.22%)。⑷纯母乳喂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为[38.95±15.12nmol/L];混合喂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为[56.14±13.58nmol/L];配方奶喂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为[88.24±13.16nmol/L]。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纯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喂养与配方奶喂养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①腹泻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这提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越低,患儿腹泻的严重程度可能愈重。②不同喂养方式的腹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配方奶喂养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最高,母乳喂养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