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特殊疑问句的句法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学者们在特殊疑问句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前辈们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研究的回顾,作者受益匪浅。   在汉语特殊疑问句的研究中,主要有两种相时立的观点:疑问词移位和疑问词原位。黄正德(1982)提出了汉语在位疑问词在逻辑层面移位的假说,Aoun&Li(1993)提出空算子假说,指出汉语在位疑问词在逻辑式中并不移位,而是留在原位,其疑问性是由疑问小品词“呢”或空算子赋予的。郑礼珊(1991)认为疑问小品词“呢”是句子分类标记,在没有疑问小品词“呢”的疑问句中,汉语可以有空的疑问算子。徐烈炯(1990)指出汉语特殊疑问词的逻辑式移位与语境和语调有关。蔡维天(1999)提出了部分疑问词逻辑层面移位的假说。马道山(2004,2006)提出了疑问特征吸引假说。本文在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采用前人提出的算子变量解读方式,对古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特殊疑问句进行统一的解释。   对于此方案中的隐性算子,我们给出了两个证据:语音和词汇语义两个方面。在古汉语中,疑问词看起来似乎是前移了,但实际上它并没有移到CP指示语位置,而是为了核查其焦点特征移动到主语和宾语之间的位置。因此,古汉语中的疑问词仍然是作为变量,并由嵌入CP指示语的算子赋予其疑问性。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汉语特殊疑问词进行了名词性特殊疑问词和副词性特殊疑问词的详细分类,并指出名词性特殊疑问词如“谁”、“什么”作为变量由隐性疑问算子约束,赋予其疑问性,而副词性特殊疑问词如“为什么”、“怎么样”本身就是疑问算子,只有移到CP指示语位置,句子才能被解读为疑问句。本文还进一步论述了疑问小品词“呢”的功能,指出“呢”并没有疑问力,它是一个语音羡余成分,可以被忽略,因此,它的存在和我们提出的方案并不矛盾。  
其他文献
根据韩礼德的主位理论,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小句所关注的部分。本论文运用韩礼德的主位理论研究王尔德的童话-《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本论文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西班牙公
在英国文学的历史上,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R.M.巴兰坦的《珊瑚岛》以及罗伯特·史蒂文森的《金银岛》都是荒岛文学的代表作,它们都
认知理论把隐喻看作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一个经验领域投射到另一个经验领域。而隐喻更多地被看作是一件基本的认知工具,而不是修辞手段。经验主义利用人类的总体经验来解释这
专有名词是指人名、地名、机构团体名称和其他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或名词词组。音译法是翻译外国专有名词的主要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外国专
弗兰纳里·奥康纳以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傲人的短篇著作屹立于世界文坛。她身患遗传性狼疮,终身未婚,却以非凡的毅力向读者奉献了三十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由于植根于美国南方宗
英语情态动词是表达说话人态度意义的重要手段,包括允许、可能、义务、预测等意义。由于其句法和语义上的特殊性,情态动词在语言研究中一直受到广泛重视。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
学位
村上春树是世界闻名的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随笔家。1949年生于京都府京都市,197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1979年,凭借长篇小说《且听风吟》,村上春树一
英国作家乔治·麦克唐纳凭借其超凡的想象力而创作出幻想文学的杰作。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而且在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甚至在现在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本论文致力于分析麦克唐纳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