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不是单纯的影响接受问题,而是关联着中西文化间在平等地位上的同步对话、并峙,关联着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创造和贡献,也关联着在世界文学格局中探讨“中国文学的特质”。莫言以小说中展现的个人才华与艺术追求、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有效地进入了世界视野。以“世界性因素”衡量,莫言小说不但体现出在接受世界性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的文化过滤以及探寻文学共同规律的意识,而且体现了在世界视野下发掘与探索民族文化传统,展现丰富驳杂的“中国经验”的努力,显示出个体创造之于世界文学的贡献。 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主要对莫言小说的海外传播,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以及“世界性因素”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简要梳理与探讨,从而为莫言小说中的“世界性因素”研究提供一个基本背景。第一章,围绕莫言提出的“小说气味”观,结合其小说中体现出的被“他者”广泛认可的特征性“中国经验”叙事,总体上把握与探讨莫言小说面向世界文学所提供的独特新质与贡献,结合“世界性因素”理论,揭示莫言小说参与世界文学对话的能力。第二章,以“恶魔性”因素为中心,就莫言选取独特视角对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气质的观察与思考,探讨莫言小说中突出表现的“红色”意象、残酷的体验以及矛盾的人性。第三章,以莫言的狂欢情结以及其具有狂欢体特征的小说为蓝本,对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语,简要探讨“hallucinatoryrealism”(幻觉现实主义),并由此对莫言及其小说的意义进行总结。 莫言的小说与世界文学具备了一种对话的素质,他小说中的“恶魔性”和“狂欢化”因素,与他的“中国经验”一起构成了一幅以中国为背景,同时又很好地将幻觉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