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RT-PCR方法检测青海地区藏族、汉族CRC患者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HIF-2α和VEGF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RT-PCR方法检测青海地区藏族、汉族CRC患者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HIF-2α和VEGF在汉族、藏族CR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探讨HIF-2α和VEGF在汉族、藏族CRC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临床病理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肠镜检查并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及符合入选标准的藏族70例、汉族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HIF-2α及VEGF蛋白在CRC癌组织中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RC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2α及VEGF m RNA的转录水平。结果:1.藏族与汉族患者结癌旁组织中HIF-2α以及VEGF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2.藏族与汉族结直肠癌组织中HIF-2α以及VEGF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3.藏族与汉族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HIF-2α及VEGF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4.HIF-2α及VEGF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5.HIF-2α及VEGF的m RNA的转录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远高于正常组织(P<0.05);6.患者生存状态与肿瘤分期(TNM)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化及肿瘤大小无相关(P>0.05)。7.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HIF-2α及VEGF蛋白表达及m RNA的转录水平与TNM分期成相关性(P<0.05)。结论:1.青海地区藏族和汉族CRC患者中HIF-2α以及VEGF表达无明显的差异。2.结直肠癌组织中HIF-2α及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HIF-2α及VEGF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中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CRC患者的TNM分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状态及其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T1-2N1M0、T3-4NO-1MO)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手术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及患者长期生存预后因素,以期临床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2018年2月颁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双语词汇情绪信息激活的差异揭示了语言和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对于早期双语者而言,双语词汇情绪信息的激活几乎无差异;对于发展不平衡晚期双语者而言,第一语言
近年来,我国霾污染现象频繁发生,并且持续时间延长,覆盖范围扩大,大气PM2.5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含氮有机化合物(Nitro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是大气PM
技术侦查作为刑事案件调查的一种手段,近来才逐步为群众知悉,其与常规侦查、视频侦查及DNA检测一样,是各国(地区)司法实践中使用的侦查取证方法之一。虽然技术侦查在我国已经
采样器的位置参数和姿态参数的高精确测量,是引导采样器完成月壤采样封装任务的不可或缺的步骤。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探测器上固有的监视相机,在探测器上布置少量的人工标志,利
受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的限制,译文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翻译损失,给读者带来一定困扰。翻译补偿作为解决翻译损失问题的一大工具,可以将原文隐藏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地传
宁夏位于季节冻土区,气候严寒,因冻胀导致渠道衬砌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开展季节性冻土区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冻胀破坏原型试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夏引黄灌区内小型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为研究对象,在2017-2018年度布设两拼式和多拼式渠道传统板缝结构和消除板缝影响的无板缝结构的对比试验,通过比较两种结构的法向冻胀力、冻胀量的大小及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渠道各部位剩余冻胀量以及最大冻胀位移与冻胀力、地温
冲击地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煤矿的采掘深度和开采强度不断增加,致使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愈加频繁。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受力情况的多变,理论和技术不够完善成熟,有必要对冲击地压的预测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了经验类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兴隆庄煤矿7302工作面留设的不同尺寸煤柱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以及冲击地压防治的探讨。本文运用经
目的通过设计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按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建立研究队列,拟研究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脂的变化情况,探讨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与血脂水平是否存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