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微弯传感和长周期光纤光栅拐点传感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光纤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光纤传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防暴、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微弯光纤传感器以及长周期光纤光栅。本文既是对微弯光纤传感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同时也对长周期光纤光栅拐点传感特性作了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对微弯光纤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包括工作原理及应用等作了系统的介绍(相关章节为第一章)。 2、对微弯光纤传感的耦合模理论、最佳周期理论作了系统的讲述,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弯损耗的理论模拟,首次对不同曲率函数的微弯光纤传感器的微弯损耗随微弯调制振幅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了不同曲率函数的微弯传感器的对微弯调制振幅的变化情况(相关章节为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节)。 3、对微弯位移、应力传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符合。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石墨棒型传感器,对其位移及应力传感进行了研究,并与铁制三角型的传感器进行了对比,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改进(相关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 4、首次对微弯振动传感进行了重点实验研究,在300Hz到3000Hz范围内,此套微弯振动传感装置表现了在700Hz到3000Hz具有很好的频率还原性,频率误差从0.6Hz到18Hz,相对原始频率来说都是非常小的(相关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 5、研究了具有拐点特性的长周期光纤光栅,首次对其折射率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模拟,得出的结果较好,双透射峰的移动带来了更高的灵敏度,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感方式,即将周期选在拐点处然后检测耦合强度的变化来实现折射率传感(相关章节为第四章)。
其他文献
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行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分析,不仅可以获取单辆机动车尾气真实排放数据,而且可以通过对大量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统计分析筛选出
学位
本文讨论了两部分内容。其一,以单向耦合映象格子模型(OCML)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基于混沌的多路保密通信方案,并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噪声的影响作了讨论。对于因传递信息路数的增加所
石油勘探中对岩屑的研究,可以获得地层地质和地球化学信息,从而判断油气显示,确定储集岩的含油、气等级,评价生油岩的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和潜在产能。岩屑属于粉末状样品,利用红外
本文致力于强驱动量子开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驱动二能级系统的荧光与探测吸收的非旋转波近似理论。另一方面是强驱动对开放量子系统退相干动力学的影
本文关注非平衡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讨论非平衡过程中的数学基础,即随机积分方式和具体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部分讨论了非平衡过程中的物理等式;第三
光波导是集成光学器件的基本单元。介质光波导按照折射率分布可分为阶跃型波导和渐变折射率波导;按照对称性分可分为空间对称波导和非对称波导。传统的光波导主要都是线性体波
稀土离子,由于其特殊的电子壳层结构,发光波长涵盖从紫外到近红外广泛的光谱区域,且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故而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作为上转换材料的发光中心得到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