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肺泡微流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是人体呼吸器官,其内部环境直接与外部环境相通,长期呼吸带有颗粒污染物和有害气溶胶的气体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疾病,但是目前人们对微纳米级颗粒物在肺部深处的运输和沉积模式所知甚少,而微颗粒体的运输与沉积主要由肺泡内流体的流动力学决定,因此了解肺泡内流体的复杂流动模式对研究肺深部细颗粒的输运和沉积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体外实验研究并不能完全实现模型内与各级肺泡内微流体的动力学匹配,因此对各级肺泡内流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本文开展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肺泡流场实验,通过精确匹配肺泡芯片内流体与真实肺泡内流体的无量纲特征数Re数(表示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率)和Wo数(表示脉动流体的振荡惯性力与剪切力的比率)来实现动力学相似,在体外重现了人体各级肺泡内不同流态的流场,并在肺泡流场中观测到了驻点。本文基于肺泡的解剖学几何结构和尺寸设计和制作了便于灵活控制的准三维单肺泡芯片,并搭建了微流控实验平台。利用实验系统同步控制肺泡壁面的周期性膨胀收缩和肺泡管内流体的周期性往返运动来模拟真实肺泡的呼吸运动,通过改变肺泡芯片的流量参数,再现了各级肺泡内的流场,得到了肺泡内的不同流态,并对肺泡内各种流态随呼吸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另外本实验还从肺泡流场中观测到了混沌流动的标志——驻点,并分析了它的出现规律,这也是目前首次在体外肺泡流场实验中直接观测到驻点,初步用实验证明了肺泡内存在混沌流场。在肺泡芯片实验中发现了准三维芯片的高度对肺泡内流场也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高度的准三维肺泡模型与三维肺泡模型内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高度肺泡模型内的不同流态,分析和总结了模型高度对肺泡内流态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流场出现的临界条件,并与三维模型内的流场进行了对比。本文还在固定壁面条件下的仿真流场中发现了驻点,并分析总结了驻点出现的条件,以区别于运动壁面流场内的驻点。本文还将不同高度的准三维模型同三维模型内的流场特征及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找到互相匹配时准三维模型合适的高度范围,不仅证明了上述微流控肺泡芯片模型的合理性,也为今后准三维模型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背景: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指内皮细胞在各种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内皮细胞间的连接逐渐减弱,慢慢失去内皮细胞的表型特征,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也逐渐降低,相反间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表达上调,最后表现出成纤维细胞特征的病理过程。在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这一病理改变的
核技术广泛运用在工业、科研和医疗等方面,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危害。目前,大多数辐射防护剂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人类不得不寻找既安全又能抗辐射的药物。我们前期开展了方格星虫多糖(Sipunculus nudus polysaccharide,SNP)抗辐射的动物药效学实验,结果发现SNP对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造血和免疫系统等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为探索SNP的防护作用机制,本实验在
静脉输液是医疗护理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但在输液过程中,当输液结束而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处理时,会出现回血等状况使人遭受痛苦,也会影响医患关系。故对输液液位进行检测也是
目标跟踪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目标跟踪系统的性能十分重要。与CPU相比FPGA能大大的提高算法的计算速度,使用FPGA进行系统设计能很大程度上提
顾绣作为刺绣的杰出代表,具有上海地方代表性和东方文化特色,是我国独特的艺术文化符号。2006年5月20日,顾绣被列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之后在2018年11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作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肩上传播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本文选取顾绣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学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大停电事故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大停电往往是由连锁故障引起的,而连锁故障的成因和发展过程都比较复杂,并且其复杂性随着电
硅单晶作为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国民经济、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CZ硅单晶生长过程中,放肩是保证晶体顺利进入等径生长的关键工艺阶段。易出现由位错引起的断
串级连续搅拌反应釜(cascade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CSTRs)操作简单、反应充分,而且可以连续添加反应物、取出生成物(即产品),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许多化工生产过
随着我国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越来越多,超载车辆和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日益增加,桥梁发生火灾的几率大大增加,桥梁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其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发生变化。本文针对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问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利用钢筋混凝土试块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板进行火灾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火灾工况下混凝土
目的探讨通过尾静脉移植方式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大鼠心肌微血管再生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构建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并鉴定采用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