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炎支原体对猪鼻腔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猪表现为阵发性的干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饲料转换率低,生长缓慢。我国Mps的发病率达30%~50%,感染率高达75%,该病的流行性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Mhp主要定植于猪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造成纤毛清除功能的损害,和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呼吸道上皮细胞下广泛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DCs是目前已知的哺乳动物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在识别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首先对猪鼻腔DCs的分布进行定位,并体外分离猪骨髓源DCs,通过体内体外试验验证猪DCs与Mhp的相互作用,探究Mhp对猪DCs主要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研究Mhp的发病机制及MMp疫苗研发奠定理论基础。1猪鼻腔及扁桃体树突状细胞的分布研究猪鼻腔和扁桃体是呼吸道最先接触抗原的部位,在动物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Cs)是动物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能有效的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人和小鼠鼻腔和扁桃体DCs已有研究报道,但猪鼻腔和扁桃体DCs的表型和分布仍不明确。因此,本试验选用MHCⅡ、CD11b和CD16三种猪DCs特异性抗体,对10头2月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鼻腔、咽鼓管扁桃体、软腭扁桃体中的DCs进行标记,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分布于猪鼻腔和扁桃体内的DCs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猪鼻腔、咽鼓管扁桃体和软腭扁桃体黏膜下固有层分布着CD11b+CD16+DCs和CD11b+MHCⅡ+DCs;咽鼓管扁桃体和软腭扁桃体淋巴滤泡内也分布着CD11b+CD16+DCs和CD11b+MHCⅡ+DCs,且扁桃体固有层DCs数量是淋巴滤泡的3倍;健康状态下,猪鼻腔和扁桃体上皮细胞间DCs几乎没有分布;CD11b+DCs多分布于咽鼓管上皮细胞下方,仅有少量的CD11b+DCs可向上皮细胞方向伸出胞质突起。结果表明:猪鼻腔和扁桃体内分布着一定数量的CD11b+CD16+DCs和CD11b+MHCⅡ+DCs,有利于黏膜抗原的摄取和诱导免疫应答。2猪肺炎支原体对猪扁桃体和鼻腔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猪支原体肺炎(MMycooplasma hyopneumoniae,Mhp 是一种传染性慢性猪呼吸道疾病,日益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Mhp是引起猪发生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病原,飞沫经鼻腔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上呼吸道黏膜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Cs)和淋巴细胞,作为黏膜重要防线,在Mhp传播和感染过程中变化还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应用荧光抗体双标的方法观察感染Mhp后鼻腔DCs、淋巴细胞、分泌型IgA阳性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感染Mhp28天后,猪鼻腔CD11b+CD16+DCs和CD11b+MHCⅡ+DCs数量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鼻腔CD3+T细胞数量、分泌型Ig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鼻腔免疫细胞的数量减少,鼻腔黏膜免疫力下降,进而可能激发其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感染。3猪肺炎支原体对体外培养猪骨髓源DCs免疫功能的影响DCs是机体唯一能激活幼稚型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DCs的成熟和递呈能力直接影响下游免疫应答水平。为了探究Mhp对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首先从仔猪骨髓中分离前体细胞,加入猪源GM-CSF和IL-4联合诱导其分化为DCs,并通过形态学、表面分子等对其进行鉴定。随后,Mhp-168株体外刺激DCs24小时,一部分DCs经流式细胞仪、定量PCR等方式对其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另一部分DCs与异种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Mhp-168株体外刺激DCs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表面分子CD1a的表达,表面分子CD80/86表达情况不受影响,表面分子SLA-Ⅱ-DR表达上调;Mhp-168株体外刺激DCs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IFN-γ的表达水平;Mhp-168株体外刺激DCs对淋巴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结果说明:Mhp-168抑制DCs的递呈和活化下游T细胞能力,诱导TH2型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老子》中有“积累”的原始意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积累”,《现代汉语词典》释:(事物)逐渐聚集;《辞海》释:聚集增多,都取渐进“聚集”义。但就语文“积累”而言,就有什么是语文的“聚集”,语文“聚集”什么,以及怎样进行语文“聚集”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强调语言积累、阅读积累(包括古诗文和浅易文言文
摘 要: 严复提出的翻译原则“信”“达”“雅”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作文教学中追求“信、达、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审题全面,立意深刻;选材真实丰富,构思有新意;语言表达通顺、有文采。  关键词: “信、达、雅” 作文教学 创新    何谓“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他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
近几年,随着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语文老师在教学时也感觉越来越“吃力”不
目前,国内外对宿主抗细粒棘球绦虫免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宿主体内的免疫保护、免疫逃避与免疫损伤机制。有很多关于细粒棘球绦虫病的中间宿主的免疫抗原Eg95的研究报道,但对终
摘 要: 在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公认的难点,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和实际成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性,呈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着严重的畏难情绪,对作文写作技巧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写作能力提升不快。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全面有效地推进作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导,使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但教师批改作文是辛苦的,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而这种批改形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作文批改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一、改进作文批改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按“自读作文—朗读评议—学生自改—教师抽批”四步进行评
摘 要: 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放写作空间,自由选材,自由表达,自主实践,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消除“作文恐惧症”,让学生想写、愿写、感写。同时,还要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就一定能抒发真实的情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自主作文”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廓清迷雾,正本清源,提出了写作教学应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就要抓住小学生这一有利的人生阶段,在加强道德教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