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福建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福建省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到2018年,福建省现行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省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定扶贫标准相衔接。到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要如期实现这一目标,确保全省所有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小康,贫困户稳定增收成为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如何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小额信贷是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金融机构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贫困户学历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等原因,导致了贫困户对小额信贷需求不大,或者难以获得小额信贷。而贫困户贷款难题,已成为阻碍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一大问题。近年来,福建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农村的金融政策,对贫困户贷款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在屏南等县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阐述了福建省小额信贷的实践情况,论述了样本县——屏南县小额信贷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做法、特点和成效。在文献综述、定性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拟订了贫困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在屏南县开展实地调研,向11个乡镇220户贫困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整理、统计有关调查数据,对样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金需求、政府政策、银行资金供给、小额信贷需求意愿与行为、信贷资金供给意愿和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年龄与贫困户小额信贷需求意愿(希望申请金额)显著负相关,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支出、是否有负债、负债金额与贫困户小额信贷需求意愿显著正相关;年龄、学历、房屋结构与贫困户小额信贷需求行为(是否申请过小额信贷)显著负相关;劳动技能和家庭总支出与是否申请过小额信贷显著正相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金融机构、贫困户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在政府方面,应该加强政策宣传,建立信息平台,健全担保体系,探索机制创新,加强指导监督,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规范、持续、有序发展,同时,实施教育扶智扶贫,劳动技能培训,易地扶贫搬迁,重点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在金融机构方面,应该加强互补合作,丰富贷款品种,调整贷款期限等;在贫困户方面,建议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同时,积极主动参加学历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努力依靠自身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