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文言文助读系统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共同构成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内部结构。其中,助读系统是连接教材、教学与课标的桥梁。助读系统的内容补充于教材,反映于教学,落实于课标。对它的研究既是教材的研究,也是教学的研究。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选题的原因和意义,然后对助读系统、语文教材、文言文这三个概念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之上,从助读系统的功能出发,对文言文的助读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四类助读材料提出适当的建议。据此,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文言文助读系统研究的缘起和意义。重点论述了两点:第一是选择助读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一一助读系统是最能体现编者意图、明确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向自主探究性学习转变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其研究是有必要性的。第二是选择文言文的助读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文言文的助读系统更全面,资料更丰富,教学依赖性最强。因此,文言文的助读系统更具典型性。此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归纳分析,指出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探讨,陈述相关理论依据。在这部分,为便于研究,主要对教材与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三个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于助读系统的概念界定是从其历史源流出发,探寻它的根本价值和潜在意义;教材与教科书则是为明确研究对象,对广义的教材和狭义的教材加以界定,并对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作以简单介绍;文言文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相关概念。教材研究需要理论支撑,因此,在这部分还陈述了相关理论依据,主要是先行组织者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维发展理论以及新课标理论。第三部分,对文言文的助读系统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其存在的问题。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论述中,将文言文的助读系统分为注释类、提示类、插图类、练习类四大类别分别研究。其中,注释类作为文言文助读系统比重最大、师生依赖性最强的助读材料而成为重点分析对象。从其来源、原则、分类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注释不准确、当注不注、无意义注释过多三个问题;对于提示类、插图类、练习类的研究则是从不同角度对其归类,最后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如提示类助读材料的问题是内容不丰富、编写不严密;插图类是内容单画质粗糙、编排不合理;练习类则是人文性比重过大、缺少文本的客观性研究以及问题设置缺乏差异性。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建议。针对各个类型的助读材料存在的具体问题提供具体的建议。对注释的建议是严格编审,提高准确性,减少整句翻译;对提示类的建议是丰富提示类材料的内容,提高其开放性;对插图类的建议是合理编排插图,加强监督制度,丰富插图内容;练习类则建议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重视文本的细节性探究。本文截取独立的主题单元的助读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文言文助读系统的“典型性”入手,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助读系统的内容、编排都提出了适当的建议,希望以此为例,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编写提供一些新的想法。
其他文献
DF88J机车在首次正线试运过程中。五位JDl20异步牵引电机出现故障,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实施了有效的处理。
现代化带给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行"上表现于汽车的普及,在日常出行中开车成为大多数居民的普遍出行方式,尤其是对于相对较远距离的路程来说,所以对于汽车的维修和保养作为
我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是蔡伦,现今距他发明造纸术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千年,在这千年之中,造纸术经过无数次的改革,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造纸术工艺。造纸术是闻名于世
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阐述了协作式入侵检测技术中信息交换的产生背景和功能要求。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入侵检测信息交换格式-IDMEF(Intrusion Detection Message Ex
随着的普及,为现代化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出于对汽车舒适度与安全性能的追求,人们对于汽车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与保养,而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要求汽车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整体金融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多年来,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的含义,探讨我
随着微机广泛应用于电机试验过程的测量与控制,相应的试验报告处理软件显得越来越重要,使用型号控制方法设计的牵引电动机试验报告处理软件能够满足各型直流、脉流牵引电动机的
一我想这篇短文已经有些日子了,还在去年夏秋,应邀参加“全国首届出版理论研究优秀图书评奖”工作时,看到评奖办公室根据《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索检所得和许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