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学界对于宗教问题的研究如今主要有神学、人文和社会科学三大方向。社会学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它偏重使用实证的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宗教以及宗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在对宗教的研究中,儒释道、基督教、天主教和民间信仰比较受关注,但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神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而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宗教的学术成果则相对较少。在社会学对宗教研究相对较少的学术成果中,关于天主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的研究更是贫乏。研究中可以发现天主教从生根到发芽与民间信仰的种种摩擦与冲突。如今,天主教已经在中国农村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发展壮大也并非一帆风顺,本文认为农村民间信仰是影响它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民间信仰一方面排斥着天主教,但又包容着它,而天主教在排斥着民间信仰的同时也容纳了民间信仰,这种拒斥与接纳的结果使得天主教与民间信仰存在于同一社区。本文笔者从自身主位观察入手,提出宗教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和谐相处”问题,并以河北省宁晋县胡岳村为例,试图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两者在社区中的“拒斥”与“接纳”,并试图运用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民间信仰与天主教的这种拒斥与接纳。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胡岳村概况,概述了胡岳村的自然状况和宗教文化状况。在宗教文化状况中着重介绍了胡岳村天主教的传入与发展以及民间信仰的传入与发展。第三部分考察了胡岳村传统习俗中天主教对民间信仰的拒斥与接纳,比较分析了天主教与民间信仰在婚礼习俗与葬礼习俗以及其它传统习俗中的异同点,并对此作了相关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考察了天主教在传播过程中对民间信仰的拒斥与接纳。首先简述了天主教在胡岳村的三大传教方式,然后运用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对天主教在传播过程中对民间信仰的拒斥与接纳作了相关分析。第五部分结语阐释了人们的宗教选择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规避神学和人文方向,尝试从社会学角度用理性选择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农村天主教对民间信仰的拒斥与接纳,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从理论意义上说,一方面可以丰富运用理性选择理论研究中国宗教问题的资料;另一方面也希望引发学者进一步关注有关宗教社会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处境中的适用问题。从现实意义而论,本文通过考察农村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宗教状况,而且使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和把握各宗教间的关系,对正确处理宗教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本文在查阅大量关于天主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的经典著作和文章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家关于天主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调查的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也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得了重要的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