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ibrary、Archive、Museum,简称LAM)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LAM机构之间所保藏文化资源的属性不同,所以各机构之间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是不能被混淆合并的。三者分别隶属不同的文化部门,有着不同的任务。一直以来,LAM都有独立的管理制度和发展策略,三馆之间各司其职、各自为政。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呈现、到馆检索等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LAM合作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而形成的。三者的合作不仅有效的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了公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LAM的合作需要打破各机构管理制度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带来的障碍,对各馆藏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并在统一的服务平台上展示,为用户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服务。美国总统图书馆首先打开了LAM合作的大门,发达国家的LAM合作项目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如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DPLA)、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AC)、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理事会(MLA)等。我国国内也在2002年开展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本文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介绍了LAM合作的理论基础,和LAM合作的可行性何必要性,其次介绍的LAM合作的内容和意义。第三章主要是对国外优秀的LAM合作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文献阅读、网站调研等方法,对国外LAM合作项目的内容、机构使命、合作模式、平台建设方面调查分析,总结出国外案例在合作模式、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方面的特点。第四章对中外LAM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的对比分析,发现并总结了国外LAM合作的成功因素,详细介绍了LAM合作的四种合作模式,在资源整合方面从元数据的互操作、整合模式、资源保存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对LAM合作项目所搭建的服务平台做了对比研究。将国内外案例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分别在合作模式、资源组织和平台建设层面对我国的LAM合作项目的开展提出战略性建议。第六章回顾本文的研究工作,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