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足球在1994年开始了职业化联赛,由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大量的假球、赌球、黑哨事件。2009至2010年中国足坛开启了“打黑行动”,查出了以往40多场涉及黑哨和假球的比赛,判处了近三十名参与假球黑哨的涉案人员,中国足坛进行了一场“大扫除”。 本文利用中超“打黑”活动所导致的制度变革冲击,通过面板固定效应分析和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了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组织——中超球队在足坛“打黑”前后对球员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和人力资本投资意愿的变化,为制度环境影响组织人力资本投资这一理论问题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黑哨通过不公正判罚严重降低了国脚和外援作为关键球员在比赛中进球得分的作用,降低了球队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打黑之后比赛环境净化,国脚和外援对球队得分的作用得到提升,球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上升,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增强。通过双重差分分析发现,涉黑场次较多的球队在打黑之后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较低;球队所有权变更不利于球队人力资本积累;相较于引进球员的转会费投入,球队的国脚人数和球星人数可以更好的体现球队人力资本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