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背景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及。作为区域活动之一的语言区往往缺乏吸引力,不受幼儿欢迎。那么,在语言区中幼儿会有怎样的自主行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语言区的自主行为?研究者采取行动研究法,在自己所带的大班进行了语言区幼儿自主行为的行动研究,以探索教师如何促进语言区幼儿自主行为的发生。研究过程中,根据全班35名幼儿对原有游戏项目的自主选择行为山现的频率,最终确定了幼儿选择频率最少的“自主阅读”,以及选择频率最高的“故事表演”和“自制小书”这三项活动进行研究。整个研究为循环进行“分析现状”——“采取措施”——“反思成效和存在问题”——“调整策略”,呈现为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对语言区幼儿的自主行为和促进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在“自主阅读”活动中,发现幼儿自主选择行为不多,其原因是图书混放而吸引力不足,初次调整为在材料投放上“改变图书陈列方式”。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行为,又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调整——“主动推荐图书”。这两次调整对幼儿自主选择行为有明显促进,此时发现幼儿出现了自主分享阅读的行为,为了满足幼儿的这一需求,进行第二次调整——“制定弹性化的阅读公约”。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发现幼儿自主表演与创编行为的连续性不够,是因表演内容不明确,初次调整是“增加绘本材料投放”,找出幼儿表演兴趣点,按幼儿自主选择频率确定表演内容。二次调整是“仅投放与主题相关的表演道具”,促进幼儿专注进行有主题的自主表演。之后发现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便调整了两次教师指导策略:“设疑引发幼儿自主协商”与“给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自主表演。在“自制小书”活动中,主要针对幼儿自主创造行为不足的问题,初次调整主要是“仅投放绘制小书材料”,以减少干扰。再次观察发现幼儿已有经验的不足影响自制小书的完整性,进而调整教师指导行为——“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图书要素”。之后又因幼儿对自制小书质量上有进一步的自我要求,再次进行材料调整——“提供不同类型的纸张”,以满足幼儿制作需求。研究表明,在“自主阅读”、“故事表演”和“自制小书”三项活动中,幼儿表现较为突出的自主行为类型有: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解决问题,而对幼儿这些自主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策略因素是材料投放方式和师幼互动方式。针对语言区幼儿自主行为的不足,改变材料投放方式和教师的指导行为后,对幼儿自主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表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在语言区的自主行为,让幼儿自主而快乐地在语言区进行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