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对生物样品信息的准确分析至关重要,但生物样品成份复杂,含量又往往很低,因此许多传统的、常规的分析方法与手段已不能满足这个领域研究的需要。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作为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其具有分离性能好、进样量少、灵敏度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化学、医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但是其确切发病机理仍不完全清楚。本论文利用大鼠脑纹状体立体注射内源性神经毒素的方法建立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利用新型化学修饰电极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大鼠纹状体中各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通过递质含量的变化揭示内源性神经毒素对帕金森病神经系统的损伤机理,为阐明帕金森氏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对新药的开发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乙酰胆碱修饰电极—色谱电化学检测用于内源性神经毒素对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本章对乙酰胆碱(ACh)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检测器,并与微渗析取样技术联用,研究了内源性神经毒素对大鼠脑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内源性神经毒素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并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同时还利用本方法进行了毒素的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内源性神经毒素对实验动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脑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不同的变化,为初步探讨帕金森氏病的病理学、药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2.尼古丁对帕金森氏病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本章研制了一种铂/聚乙烯醇化学修饰电极(CME),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检测器,并与微渗析取样技术联用,检测N-Methyl-(R)-salsolinol脑立体定向注射的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用于研究尼古丁对帕金森氏病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造模前腹腔注射尼古丁的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未注射组,表明尼古丁对N-Methyl-(R)-salsolinol引起的多巴胺含量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用于内源性神经毒素(R)-Salsolinol和N-Methyl-(R)-salsolinol对大鼠脑中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平衡影响的研究目前关于帕金森氏病的很多研究都集中于内源性神经毒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帕金森氏病并不仅仅表现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而且与其他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如胆碱能系统。本章研究了大鼠脑纹状体中内源性神经毒素对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平衡的影响,通过与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微渗析取样技术的联用,持续、动态检测了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内源性神经毒素的代谢过程和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平衡变化,为探讨帕金森氏病的致病机理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