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提高学校效能,加快学校改进,各校纷纷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进行着“变法”。作为学校的管理核心,校长自身所具备的领导力要素,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命运和前进的方向,在学校管理和改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是我国学校改进中的成功案例,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崔其升校长具有高效能的领导力,将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学校改进之中,引领学校从薄弱走向优质。在理论方面,本文首先界定了“领导力”、“校长领导力”及“校长教学领导力”三个核心概念。然后对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校长领导力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整合与总结,其中包括交易式领导力、变革型领导力以及教学型领导力理论,提炼和归纳有效校长自身所具备的要素。同时,比较了三个具有较高权威性的校长领导力模型,归纳、总结了“确定学校使命和目标”,“管理教学计划”和“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3个核心维度,以及相应的15个二级指标,初步构建校长教学领导力模型。此外,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到崔其升校长所具有的人格特质、决策行为以及战略眼光等。结合理论综述中所构建的模型,确定了3个维度的划分,剔除“家校合作”与“利用社会资源办学”2个指标,保留了其余13个二级指标,修订校长教学领导力框架。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运用了访谈法。在访谈过程中,主要对辽宁省13个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及其县、区、镇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共34人进行了采访。所选取的被试对象了解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和他的教学改革模式。本研究运用质化的研究方法,从校长的角度出发,通过频次统计,提炼出他们对崔其升校长各项领导力指标的认同度。统计后发现,需要剔除“家校合作”与“利用社会资源办学”2个指标,这与文献综述部分相同。并增加了“调整学校目标”,“有效地奖惩制度”,“与师生交流”3个领导力指标。但崔校长的“创新管理”遭到质疑,剔除该指标。最后,在专家的帮助下,再次修改已构建的校长教学领导力框架。最后,得出杜郎口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给予我们的启示。16积极因素得到了校长们的赞同;3消极因素表示校长们不确定该因素与学校发展及教学管理相适应,持观望态度。启示之处表现在:校长制定学校目标要与教师、学生及学校发展相适应,并能与教师有效协商和调整;教学监督与评价,有效协调课程及保证教学时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间有效合作,激励教师与学生,有序学习环境等方面,营造了积极的学校氛围。此外,教学时间分配因校而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也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创新管理方式不能盲目借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