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研究适合于评价中国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准确快速检测方法。2、探讨中国孕妇维生素D的水平及影响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主要风险因素。3、探讨中国不同纬度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现状及主要风险因素。方法1、检测血清中25(OH)D浓度的方法学比较两种LC-MS/MS方法检测25(OH)D浓度,比较确定出标准LC-MS/MS方法。三种25(OH)D酶联免疫试剂盒与标准LC-MS/MS法进行方法对比,从中选择较好的酶联免疫方法与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对比(相关性分析、Passing-Bablock回归分析、Bland-Altam plot、偏倚分析、Kappa一致性检验等)。2、我国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2010-2013中,按年龄、孕周随机抽取具有全国代表性孕妇血清样品1985份。IDS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中25(OH)D含量。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维生素D缺乏与年龄、孕周、胎次、吸烟习惯、高血压、糖尿病、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情况等因素的关系。3、我国不同纬度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黑龙江、北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七个不同纬度地区,随机选取中学生共1546名,小学生共1407名(每地区不少于100人,男女各半)。问询身体活动情况、穿衣习惯、维生素D补充剂摄入量,食物频率法计算获得过去一年内膳食摄入钙情况。IDS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中25(OH)D含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纬度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膳食钙摄入量、维生素D补充剂、体表皮肤暴露面积、户外活动时间、环境UVB含量、纬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检测血清中25(OH)D浓度的方法学比较IDS酶联免疫法与标准LC-MS/MS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等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51-0.981之间,判断维生素D缺乏的一致性Kappa检验值在0.487-0.709之间。Bland-Altman plot显示IDS与标准LC-MS/MS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之间差异的平均值在2.9-9.0%之间。2、我国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中国孕妇血清25(OH)D浓度平均值为16.6±6.6 ng/mL,维生素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正常的概率分别为25.5%、49.4%、21.1%、4%。中国孕妇维生素D营养水平有随着纬度升高而下降,随着环境UVB水平升高而上升的趋势。年龄过小(P=0.026)、孕周较大(P=0.050)、回族(P=0.027)、不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P=0.017)、低环境UVB水平(P<0.001)、高纬度(P<0.001)、寒冷季节(P<0.001)容易造成孕妇维生素D缺乏。秋季,回族(P=0.012)、环境UVB水平(P<0.001)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更加明显。冬季,孕妇维生素D缺乏受年龄(P=0.050)、孕周(P=0.035)、孕期BMI(P=0.019)、环境UVB水平(P<0.001)、纬度(P<0.001)以及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情况(P=0.007)等因素影响较大。3、我国不同纬度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中小学男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均明显低于女性(P<0.01)。高纬度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低纬度地区(P<0.01),高环境UVB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水平明显优于低环境UVB地区(P<0.01)。除海南、福建两省外,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普遍优于中学生(P<0.05)。结论1、维生素D准确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IDS酶联免疫法与LC-MS/MS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等方法在判定维生素D营养状态时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均较好,可作为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2、我国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中国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较高。高纬度地区、低环境UVB地区孕妇维生素D缺乏更加严峻。环境UVB水平、纬度、年龄、孕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回族等因素是孕妇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时,应注重考虑以上影响因素,针对不同地区、民族的孕妇制定个性化的维生素D营养政策。3、我国不同纬度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受到纬度、环境UVB水平的影响较大。高纬度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更加严峻。同一地区,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优于中学生,提示我国中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可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