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勒姆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对货币当局而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找到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工具规则。从具体操纵来看,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金融冲击后,人民银行的中介目标开始逐步转向了货币供应量指标。但是我国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在可控性、可测性以及相关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借鉴国际国内经济理论界有关货币政策规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麦克勒姆规则相关理论,以此来研究以基础货币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环境中的适用性。在回顾麦克勒姆规则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4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图表等分析方法。同时运用Eviews、Excel等软件,对麦克勒姆规则及其扩展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麦克勒姆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模拟中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实际运行的,虽然在部分期间,实际值与模拟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同时,在扩展模型的回归分析中得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名义GDP,通货膨胀因素、汇率因素,以及外汇储备均反应显著,这几个因素很好的反映了对基础货币的反应,这说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遵循麦克勒姆规则的,且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向(松的或紧的)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本文的论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全面的分析了麦克勒姆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应用问题。主要创新之处则在于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麦克勒姆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不仅检验了标准的麦克勒姆规则,更为重要的是,对标准模型进行了扩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近十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尝试性检验,得出了更为明确的结论。
其他文献
学位
股利政策的制定是现代公司理财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司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公司理财活动的必然要求。自1961年莫顿·米勒(Miller)和弗兰克·莫迪格里亚尼(Modigliani)提出了“股利政策无关论”的观点以来,西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税差理论、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理论。我国的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
就业问题是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比较了1996-2007年海洋与陆域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情况,并通过构建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