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面坡谱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面坡谱与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地面坡谱的理论概念:地面坡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统计区域内,以某项坡面因子(坡度、坡向或曲率等)的大小为自变量,其对应的地面面积为因变量,构成的统计图表或模型。坡度谱(以后简称坡谱)在地面坡谱中最具代表性,因此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和重点。实验显示,犹如地物光谱能有效地判别地物一样,地面坡谱可有效地反映研究区的地貌类型与地形起伏特征,特别是坡谱空间上的分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地形复杂程度、地貌发育程度的地理空间变异特征与内在规律。其次,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探讨了坡谱的组成、类型与提取方法;分析了影响坡谱存在与提取的主要因素,并对地面坡谱的存在条件进行了实验与探讨,确定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地面坡谱稳定存在的临界面积值;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地面坡谱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进行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坡谱的南北空间分异性规律;建立了我国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在不同空间尺度(比例尺、分辨率、地域尺度)条件下的地面坡谱转换关系,从而获取了不同空间尺度地面坡谱的转换图谱模型,实现了利用高精度的大比例尺DEM数据对中小比例尺DEM数据的精度纠正,为各类DEM数据适用性与应用精度的科学估算及有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了依据。本文首次科学、全面、系统的提出了地面坡谱的概念,并对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和阐述。该理论的提出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深入提供了突破口,也是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面坡谱的研究可认为是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本文选择同样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带,同为南京市的两个郊县,在自然环境和经济
本文从粤北欠发达地区洽洗镇所形成的制衣企业集聚的现象入手,深入剖析它的特征、形成因素以及发展的动力机制。经过分析得出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区域中心城市专
  全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城区的职能定位问题。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主要讨论了目前我国城区管
本文在研究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山市域空间结构演化的背景,现状特征及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出可行的调控对策和措施。 本
  本文在文化生产与城市旅游相关理论的支撑下,以广州为例,通过对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与广东省博物馆三个代表性案例点的分析,解读我国现代城市文化生产的旅游功能。分
本文对循环社会的概念、理论基础、国内外实践及动向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嘉峪关市建立循环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嘉峪关市地处西北戈壁荒滩,自然生态环境十分
半城市化是在全球化与地方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由于快速而集中的投资,在城市外围以及二、三产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乡土地利用混杂、社
本文主要讨论了系统构建的第一步--构建因子体系,并以玉林市为例分析了因子体系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玉林市旅游协作的建议及因子修正意见,为系统构建打下基础。 本文共分
本文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1998~2000年6~8月T106数值预报产品及相应时段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110°E~123°E,24°N~34°N)各测站的日降水量数据,在建立日降水量及环境物理
高光谱技术是21世纪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沿也是当今世界遥感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高光谱图像可以获得比多光谱图像更丰富的信息,并使得许多原先用多光谱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得到解决。然而高光谱图像的这种具有较高谱分辨率的优越性是以其较大的数据量及较高的数据维为代价的,高光谱图像巨大的数据量,给数据存储和传输带来困难,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寻找一种有效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与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