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利他行为与青少年道德品质关系的质性研究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对他人有益而不求回报的行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利他行为,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网络心理学理论,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青少年道德品质进行研究,能揭示网络利他行为影响青少年道德品质的规律,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领域开创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在查阅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使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筛选出高网络利他行为被试,通过深度访谈法了解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以及网络利他行为对于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收集到的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解释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内容大多和学习有关,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指导、网络分享、网络支持和网络提醒;其中,网络指导和网络分享最为常见。(2)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班级责任感;增强了对道德事件的情感觉察与体验;更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形式更为多样;更愿意克服困难去帮助别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判行为,形成了自己的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判断标准。
其他文献
身份现象由来已久,是一种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中相互联系的反映,体现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存在方式。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每个群体成员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身份,例如,性
西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主要由学生的学业来体现。通过学业评价,可以诊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引导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