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砭峪水库藻类繁殖特性以及扬水曝气抑制藻类效果的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00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国家的经济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物质品质的要求日益严苛,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由于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全国各地的水库水质逐渐转向富营养状态,导致藻类爆发。陕西石砭峪水库作为西安地区的备用水源,近年来水质不断恶化,藻细胞密度峰值每升含量超过上亿个。因此,对石砭峪水库的藻类繁殖特性进行研究,并且考察扬水曝气控藻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作者通过一年的现场运行、检测水质、计数藻类,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全年藻细胞密度结果表明石砭峪水库在每年夏季8月至9月末藻类爆发,藻细胞密度峰值达到6000万个/L,表层藻密度最大,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春季和秋冬季节藻细胞密度约为200万个/L~500万个/L,涵盖4门41属。研究发现藻类的数量和种类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4月份,以硅藻为主;6月份,以绿藻为主,占75.29%;8月份,以蓝藻为主,是爆发的主要藻种。测定结果显示控藻的季节为每年8月,抑制层为水体的上层,控制藻种为蓝藻。(2)当水温从25℃降到20℃以下时,藻细胞密度则从2000万个/L迅速减少为1000万个/L以下。藻细胞密度随着水深增加减少,水底部的藻细胞密度为零。当平均光照强度从2000Lx升高到7000Lx后,水体中藻细胞密从200万个/L增大到1000万个/L。可见,石砭峪水库藻类繁殖与光照和温度密切相关。藻类爆发时,水库溶解氧浓度下降至8mg/L,ORP缓慢增加到350mV,电导率从170减小到150。(3)叶绿素a浓度总是在午后2点至6点达到峰值,到了夜间藻细胞密度明显减少。凌晨4点左右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小值,之后缓慢上升。此外,藻细胞会昼夜调节自身浮力,在上层和下层交替,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藻细胞主要集中在水下4-6m范围内活动,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可以利用扬水曝气技术将藻细胞带入水体底部,使之在低温、无光条件下死亡,实现控藻。(4)扬水曝气器运行3天后,曝气中心的藻细胞密度减少了74%,距曝气中心20米处,藻类减少了68%,距曝气中心50米处,26%的藻类被去除。扬水曝气器运行9天后,在曝气中心,96%的藻类被去除,距曝气中心20米处,藻类去除率达到了92%,距曝气中心60米处97%的藻类被去除。此外,发现扬水曝气运行后,蓝藻比例从非作用区的91%降到16%。可见,扬水曝气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石砭峪水库蓝藻的生长繁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旅游消费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旅游行为呈现一种智慧态势,普通游客依靠旅行社的参团游呈现淡化趋势,自由行成为新的时尚趋势。
介绍了利用压电陀螺设计的捷联式三自由度角位置陀螺,测量出大口径自行压制武器发射引起的变位,通过解算模型,求出修正量,从而保证了射击线稳定的自动复位系统.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整个社会的进步水平和城市建设脚步都在不断地加快,尤其是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道路交通工程作为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程,常常
常温常压下,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在水中通常被认为是不溶或者微溶,其相行为对各种操作过程的影响不大,因此,其相行为和溶解度数据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随着亚
<正>我国幅员辽阔,陆地边界线长22000多公里,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等14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境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边界线长、
氧化铈(CeO2)基体掺杂材料作为电解质基体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不同的金属元素掺杂CeO2会表现出不同的优良性质。就碱土金属掺杂、稀土金属掺杂
目的 探讨药物罐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福建省上杭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与
对离心雾化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剪裂效应是熔体被雾化的根本原因。雾化与快凝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圆盘的转速,而传统的机械传动与支承的装置转速有限。一种新的水压传动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矿化垃圾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在土地利用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但是,由于矿化垃圾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并且其盐分含量也严重超标,直接将矿化垃圾作为土地添加剂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生物降解式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适用性强,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被广泛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然而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