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国家的经济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物质品质的要求日益严苛,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由于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全国各地的水库水质逐渐转向富营养状态,导致藻类爆发。陕西石砭峪水库作为西安地区的备用水源,近年来水质不断恶化,藻细胞密度峰值每升含量超过上亿个。因此,对石砭峪水库的藻类繁殖特性进行研究,并且考察扬水曝气控藻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作者通过一年的现场运行、检测水质、计数藻类,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全年藻细胞密度结果表明石砭峪水库在每年夏季8月至9月末藻类爆发,藻细胞密度峰值达到6000万个/L,表层藻密度最大,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春季和秋冬季节藻细胞密度约为200万个/L~500万个/L,涵盖4门41属。研究发现藻类的数量和种类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4月份,以硅藻为主;6月份,以绿藻为主,占75.29%;8月份,以蓝藻为主,是爆发的主要藻种。测定结果显示控藻的季节为每年8月,抑制层为水体的上层,控制藻种为蓝藻。(2)当水温从25℃降到20℃以下时,藻细胞密度则从2000万个/L迅速减少为1000万个/L以下。藻细胞密度随着水深增加减少,水底部的藻细胞密度为零。当平均光照强度从2000Lx升高到7000Lx后,水体中藻细胞密从200万个/L增大到1000万个/L。可见,石砭峪水库藻类繁殖与光照和温度密切相关。藻类爆发时,水库溶解氧浓度下降至8mg/L,ORP缓慢增加到350mV,电导率从170减小到150。(3)叶绿素a浓度总是在午后2点至6点达到峰值,到了夜间藻细胞密度明显减少。凌晨4点左右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小值,之后缓慢上升。此外,藻细胞会昼夜调节自身浮力,在上层和下层交替,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藻细胞主要集中在水下4-6m范围内活动,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可以利用扬水曝气技术将藻细胞带入水体底部,使之在低温、无光条件下死亡,实现控藻。(4)扬水曝气器运行3天后,曝气中心的藻细胞密度减少了74%,距曝气中心20米处,藻类减少了68%,距曝气中心50米处,26%的藻类被去除。扬水曝气器运行9天后,在曝气中心,96%的藻类被去除,距曝气中心20米处,藻类去除率达到了92%,距曝气中心60米处97%的藻类被去除。此外,发现扬水曝气运行后,蓝藻比例从非作用区的91%降到16%。可见,扬水曝气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石砭峪水库蓝藻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