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是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阅读,阅读也是最有效、最重要的语言输入渠道。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只注重词汇、语法教学即以词汇为中心,重点讲解语言点和语法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初中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整体把握篇章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不能更好的提高阅读成绩。为了改变目前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模式,本研究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新的视角,以衔接和连贯理论为指导,在了解了目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目前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对农村初中教师及学生带来的影响,及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作者在所任教的学校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试图了解目前农村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进行试验班的英语阅读教学并把整个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及阅读后。在阅读前,作者提供并介绍与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创设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语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作者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技巧从宏观上找出结构与大意,从微观上掌握文章的细节;在阅读后,给学生相应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本的结构,细节及写作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作者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为了验证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作者以所在学校的任意2个平行班,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在实验班以语篇分析理论作为指导进行阅读教学,而控制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注重讲解词汇和语法。为保证实验的性度和效度,作者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实验方法,对两个班级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阅读成绩的对比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知接受了语篇分析教学的实验班学生的得分高于控制班学生的得分,从而证实了语篇分析理论对于阅读教学与学习的实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语篇意识的形成;它对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较显著的成效;文本结构知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高帮助较大。研究结果也给了我们启迪: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初中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使语篇分析理论更好地指导阅读教学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对以后研究的建议,以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