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107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者四诊信息行数理分析,归纳HAPC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辨证分型、证候要素,为辨证标准化提供一定基础,给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高原医学》HAPC评分表(见附录A)及专家探讨设计《HAPC证候采集表》(见附录B),以符合标准的107例HAPC住院患者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行数据处理,在证候分型及内涵方面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其他一般资料运用频数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7例HAPC患者病历信息中,男性89例、女性18例,男:女为4.94:1;年龄最大为70岁,年龄最小为33岁,平均年龄为55.72岁,其中年龄占比最多的为60-70岁年龄段,占44.9%。HAPC住院患者就诊住院时间有明显季节性,以秋冬季最多,其中冬季就诊人数有36人,占比33.6%。HAPC住院患者病历辨证分型中气虚痰瘀互结证频次最高(44例),其次是气虚血瘀(12例)、痰浊阻肺(9例)、肝阳上亢证(8例)。HAPC患者四诊信息中频率大于5%的有40项,排名前三的症状:胸闷(69.1%)、紫绀(65.4%)、咳嗽(63.5%),排前三的舌脉:舌暗红(76.6%)、脉弦(49.5%)、脉滑(46.7%)。对四诊资料量化后行聚类分析(R型),初步辨证肝胆湿热、湿热中阻、痰浊阻肺、气虚血瘀4型,对4类结果行因子分析,归纳HAPC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咳嗽、黄痰、语声低、水肿、纳差、乏力、心悸、气短、紫绀、胸闷、口干、口苦、四肢麻木、汗出等。结论:HAPC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肝胆湿热、湿热中阻、痰浊阻肺、气虚血瘀,总的辨证要点离不开气虚、痰湿、血瘀,在疾病病位分布方面,不同证候体现了脏腑分布不同,同时又间杂气虚、血瘀之高原证候特点。本研究通过病例回顾研究及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HAPC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为HAPC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为HAPC中医诊疗规范化提供一定前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