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压电材料(Na<,0.5>K<,0.5>)<,(1-x)>Li<,x>Sb<,y>Nb<,(1-y)>O<,3>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环保要求,结合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本文选择铌酸盐系(K0.5Na0.5)l-LixSbyNbl-yO3(x=y=0.06,简写为NKLSN)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压电、介电性能,对其进行了MnO2和CuO的掺杂改性研究,并在最佳掺杂物MnO2的最佳组分比处进行工艺优化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NKLSN-zmol%MnO2陶瓷(0.03≤z≤0.12)为钙钛矿结构。衍射峰位角和强度随MnO2的增加逐渐右移和增强,在z=0.08时均达到最大值。显微结构表明此组分陶瓷晶粒生长发育完全,尺寸均匀,整体结构致密。 少量MnO2(z≤0.12mol%)掺杂使得Mn2+取代NKLSN陶瓷A位离子,产生A位缺位,导致晶格畸变,产生“软性”掺杂特征。压电常数d33有所上升,最大上升幅值为40pC/N;介电损耗tanδ降为3%以内:εT33/ε0上升至1100左右;Kp少许升高到47%左右;Ki有所降低,为50%左右;Qm无明显改善,仍为40左右。 NKLSN-wmol%CuO陶瓷材料(0.3≤w≤0.8)为钙钛矿结构,在w=0.3~0.6时为三方、四方共存的相结构。少量CuO掺杂(w=0.3~0.4)时介电损耗tanδ降为1.5%左右;Qm有所提高,最高值达200;其他参数性能均有所下降。CuO的掺杂体现了“硬性”掺杂的特征。 从MnO2原料粒度、预烧温度、烧结温度方面对NKLSN-0.08mol%MnO2陶瓷进行工艺优化实验。确定出使用原出厂料球磨4小时细化后的MnO2对NKLSN进行掺杂、在910℃条件下保温140分钟、1090℃保温2小时烧结得到的NKLSN-8Mn陶瓷晶粒生长完全,尺寸均匀,结构致密,并具有相对较为优异的压电性能,其中: d33=267 pC/N,tanδ=2.86%,Kp=46.8%,Kt=50.2%,εT33/ε0=1101。
其他文献
泡沫陶瓷过滤器因其对金属液的良好净化作用,正广泛应用于各种合金产品的铸造生产中。氧化镁泡沫陶瓷对镁合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而高纯氧化铝具有较高较好高温性能且价格便
本文以Zr B2基超高温陶瓷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本征脆性及极端条件下材料内部缺陷对性能影响大等问题,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及Nano-CT的方法实现了超高温陶瓷内部缺陷的精确表征和
溶质晶界偏聚是引起材料性能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晶界偏聚分为平衡偏聚和非平衡偏聚两种。McLean等建立的平衡偏聚理论以及Xu等建立的非平衡偏聚理论构成了研究晶界偏聚的完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事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工业事故的定量风险计算可以加强对工业危害设施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影响。论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
本研究以芦苇—牛粪混合物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5.0±1.0℃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沼实验,研究了添加铁盐和镍盐对厌氧发酵实验过程中产气特性、酸碱度、有机物、酶活性的影响,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