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企业的慈善新概念萌芽,以内部驱动为特征的战略性慈善正处于起步状态。从中国企业战略性慈善初步发展阶段的这一背景出发,回顾战略性慈善,慈善——绩效模型和慈善与绩效实证分析的研究历史,然后引入价值链工具,论述具有战略性慈善行为的企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特征,并在战略性慈善纳入企业业务单元战略前提下,构建了一个战略性慈善——财务绩效价值链分析模型。模型的第一阶段为战略性慈善改变企业内部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第二阶段是通过价值链的改变,战略性慈善产生价值增值收益;第三阶段通过战略性慈善收益与战略性慈善成本衡量决定财务绩效的高低。实证分析部分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战略性慈善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截面分析和面板分析。其中对战略性慈善主体和战略性慈善捐赠额提出假设,战略性慈善的时间判断标准为是否连续五年在年度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慈善捐赠额,对非战略性慈善主体的战略性慈善捐赠额假设为零;衡量财务绩效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本报酬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市盈率和托宾Q值七个财务指标,得出的实证结论是慈善类型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显著,但在短期(一年)和长期(五年及以上)中战略性慈善与财务绩效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后对实证结论做数据层面和理论层面分析,提出提升战略性慈善质量和功能的对策,包括企业自身提高对慈善的管理水平,政府应转变劝募角色并健全与捐赠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大力发展基金会建设等,希望能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学者和政策制定人员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