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南水乡的营造及现代启示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如何发展地域性的人居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江南水乡作为一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群体也被卷席其中,在其存留和延续的问题上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试图以近年影响比较广泛的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新江南水乡运动”作为视点,以“中国式”的思维方式,通过中国传统哲学的几个重要范畴,直接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切入,通过分析这些价值观如何在传统江南水乡的营造中得以实现,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并以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新江南水乡”的建设实践为例,通过探讨其成功与借鉴,进而解答如何营造“新江南水乡”的问题,以期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个章节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简述文中将要涉及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影响最广泛的几个哲学范畴;第三章论述在传统江南水乡营造过程中如何通过地理、经济、文化的整合,实现这些价值观;第四章以朱家角的“新江南水乡”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分析其营造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期为“新江南水乡”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借鉴。最后一章归纳总结出传统江南水乡的人居文化特征,提出以传统江南水乡人居文化为原理,来营造“新江南水乡”,并且给出了营造“新江南水乡”的思路:以水为脉,尊重自然,以循序渐进的拼贴手法来营造混合开放的“新江南水乡”。
其他文献
随着地球上可供消耗的化石能源的不断走向枯竭,全球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对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规划设
建筑与建筑设计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建筑的设计与评价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建筑所涉及的方面包罗万象,从设计、使用到评价都包含着众多的角度和方向。
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住宅建设如火如荼。中心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而土地资源稀缺所引起的住宅开发成本过高、住宅价格过高与住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当前中心城区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中国城市及城市居住社区尤其面临着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
建筑的千变万化令原本的建筑评判无所适从,人们在不断寻求共识的基础上,依然从传统的观察方式去理解建筑,作为一直深受建筑影响的时装设计领域,由于特有的对于形式、材料的敏感性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条件及服务设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其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空间环境是设计师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琵琶堡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澄江自然村的防御性土堡。该堡是澄江村游氏家族的祖房,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修。  本文
利用2000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上海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6-2005年上海市住房建设统计数据,从三个方面研究内部人户分离人口的特征:内部人户分离人口对实有户籍人口和
本文是一篇关于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的论文.本文首先探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基本理论,从园区的产生、发展、作用、分类等基本问题入手,对物流园区进行理性描述;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