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表面电荷密度提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用于交互通讯的传感器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如何解决海量传感节点供电问题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通过能量采集技术,将环境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供电,是打破传统供电方式限制的有效解决途径。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新的颠覆性的能源收集技术,具有前所未有的输出性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已被证明是实现环境能量高效获取与转换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TENG工程化应用进程中存在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成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瓶颈制约。表面电荷密度是影响TENG输出功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提升TENG输出性能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表面电荷密度提升方法的探索,全文研究要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铁电偶极子的摩擦发电机表面电荷密度提升方法。通过利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铁电特性,在摩擦层内形成电荷陷阱,增强了摩擦材料的起电性能,进而达到了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表面电荷密度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为:采用浇铸工艺制备了PVDF薄膜,研究了薄膜厚度、极化电场强度对PVDF压电性能的影响;将制备的PVDF压电薄膜嵌入TENG器件中,系统的研究了PVDF的嵌入方向、薄膜厚度以及极化强度对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嵌厚度为110μm,最大极化电场为90 MV/m的PVDF压电薄膜,成功地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表面电荷密度由48μC/m2提升到了76.8μC/m2,表面电荷密度提升了1.6倍;基于层叠折纸技术构建了一种无需外部支撑与导线连接即可实现多个TENG并联的弹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DHS-TENG),成功实现了该复合薄膜与先进器件的耦合。该器件最大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分别可达460 V和140μA,并在外接4 MΩ的负载下瞬时峰值功率可达9.03 m W。此外,DHS-TENG能够驱动120盏绿色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最后基于该器件较好的弹性结构性能和电学输出性能,构建了基于DHS-TENG的远程智能开关控制系统。该项研究工作不仅开发了一种提升摩擦发电机表面电荷密度新型方法,而且为摩擦发电机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2)针对摩擦电荷耗散快,而传统的电荷补充方法又存在工艺复杂、难以实时进行电荷补充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将等离子体效应与摩擦电效应进行结合。利用光栅耦合等离子体效应产生的热电子-空穴对,在摩擦电场下形成反向电场的效应,有效提高摩擦纳米的表面电荷密度的同时降低其输出阻抗。详细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衰变的热电子-空穴对提高TENGs的输出,同时降低其输出阻抗的机理。受限于栅状电极加工工艺的难度以及昂贵的加工成本,首先采用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数字光盘(CD和DVD)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数字光盘上的光栅耦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在显著提高摩擦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的降低其输出阻抗。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不同线密度铝光栅为底电极的TENG,系统的研究了光栅线密度、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波长对TENG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与其线密度以及光照强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基于600线铝光栅电极的TENG的电荷密度约为94.7μC/m2,较无光栅电极的TENG的表面电荷密度提升了约1.87倍,并通过光照和暗处理实验证明了该提升机制主要得益于热电子-空穴对的介电滞后效应。最后搭建了一个基于600线铝光栅电极的TENG的自供电超声测距系统,设计并制作了基于LTC3106模块的电源管理电路;通过线性马达给一个2000μF电解电容连续30分钟的充电后,其两端电压由0 V充到了5 V,启动超声测距模块后,成功实现了连续16次的数据收发工作。该项工作为TENG在自供电传感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将纳米粒子掺入介电薄膜中是提升介电薄膜介电性能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的掺杂材料可分为两种:导电纳米材料与绝缘体纳米材料。导电纳米材料存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势能较大、易团聚、易渗流等问题,绝缘体纳米材料存在介电常数有限,提升效果有限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SiO2@Ag复合纳米颗粒掺杂的TENG表面电荷密度提升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金属纳米颗粒掺杂与高介电绝缘纳米颗粒掺杂对TENG输出性能的影响。采用旋涂工艺系统的研究了金属Ag含量、SiO2@Ag复合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对TENG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银量较低的SiO2@Ag复合纳米颗粒在掺杂质量分数为0.1wt.%时输出性能最好,其表明电荷密度可达241μC/m2,较未掺杂的TENG的表面电荷密度提升了约3.45倍;这是因为复合纳米颗粒中SiO2微球不仅起到了提高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度以及材料介电性等作用,同时对预防渝渗电流有一定的效果;最后搭建了一个自供电无线温度传感系统,成功验证了TENG在无线温度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该项工作对开发新型的纳米材料掺杂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腭隐裂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腭裂,其临床经典三联征为悬雍垂分叉、软腭中线透明带及硬腭后缘可触及的骨缺损,由于临床症状相对隐匿,目前在诊断与治疗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由于部分腭隐裂患者直至成年都没有语音问题,因此学术界对于腭隐裂修复手术的年龄、修复方法和必要性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腭隐裂硬腭骨畸形严重程度存在差异。随着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可
第一部分鼻底肌肉复位缝合术对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鼻唇部三维形态影响的初步研究目的:评价鼻底肌肉复位缝合术对行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鼻唇部三维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并前徙上颌牙骨段≤4mm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30人(男性11人,女性19人,平均年龄23.23±2.979
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连续五年新增装机容量和装机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海上装机容量的增加,导致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体运维成本急剧增高。同时,风电机组价格的持续下降,进一步压缩了装备制造商的盈利空间。因此,在结合大数据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条件下,如何突破风电机组故障智能诊断关键技术,是风电装备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也是当前风电行业面临的重要挑
骨-韧带、骨-肌腱与骨-软骨等结合部位是肌肉骨骼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特异的界面组织(enthesis/interface tissue),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传递力学载荷、缓冲冲击、消弱应力集中等重要作用。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疾病如交叉韧带撕裂、跟腱拉伤等都会涉及界面组织的损伤。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3000万例与肌腱/韧带相关的临床手术,手术过程中骨与肌腱/韧带直接进行结合,体内原有的功能性组织界面缺失、加
天然岩体是由节理面纵横切割而成的多裂隙体,它的强度特征和破坏特征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节理面的控制,因此研究含节理岩体的剪切行为对认识工程岩体的失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三维扫描技术和三维打印技术等逆向工程技术,以自然节理为研究对象,围绕影响节理形貌特征和剪切行为的因素开展了研究,解释了节理各向异性特征的机理,提出了基于节理多形貌特征的评估其粗糙度的新指标,建立了考虑不同影响节理剪切行为因素的剪切
COREX工艺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由于取消了烧结和炼焦环节,因此该工艺具有流程短、工序少、污染轻等特点。COREX工艺包含了预还原竖炉和终还原熔化气化炉两个反应器,其中熔化气化炉炉顶有两套布料系统:Gimbal布料器和DRI挡板布料器,分别用于将块煤和竖炉预还原的直接还原铁(DRI)同时加入熔化气化炉内。因此,熔化气化炉内的布料设备结构、物料属性以及布料模式均与高炉有明显的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产品创新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以及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使得产品创新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如何实现产品创新任务与人员有效匹配,从而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已经成为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然而,由于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匹配偏好信息缺乏、匹配决策者非完全理性等因素,产品创新任务与人员匹
目的:约12%-13%的胃癌患者存在HER2过表达,抗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能明显延长HER2过表达的晚期胃癌总生存期。胃镜活检标本或者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获得患者HER2状态的主要方法,因胃癌存在高度肿瘤异质性,样本的HER2状态不能代表全身所有肿瘤的HER2表达情况,且检测方法的有创性使其无法反复进行。靶向HER2的PET/CT分子显像,有望无创、直观的
心脏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现患病人数2.9亿,心脑血管病占比近总人口20%,并居主要疾病死亡率的首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全球范围内需要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预测2050年将达到85万。二尖瓣是个复杂的器官,腱索是二尖瓣组成部分,这个结构的功能是在收缩期协助二尖瓣正常的闭合,瓣叶受力的情况下将力均匀的分散并传递到乳头肌上,腱索发生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基于顺序统计量讨论了多个常见连续型总体参数的齐次性检验问题;二是基于发生函数与BELL多项式讨论了相互独立负二项分布卷积的精确展开.检验多个连续型总体参数是否齐次性的问题一直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例如经典的方差分析就是检验多个正态分布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方法,而且方差分析在实验设计、风险投资、质量管理等诸多领域中有诸多的实际应用.进而讨论更多常见多个连续型总体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