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化学热洗与微波热解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油污泥是一种主要混合了石油、污水、污泥等的危险废弃物,直接排放将严重危害环境安全。为实现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并实现资源的回收,本文对含油污泥的化学热洗处理和微波热解处理分别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初步进行了工艺组合设计。对含油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基本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桩西含油污泥含油率为26%,含水率54%,含固率20%,样品粘度高,油分以重油为主,氢碳比较高,铁、铝和硫含量较高,泥沙矿物主要为石英、Na Cl、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的氧化物、硫化物等。对含油污泥化学热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剂热洗以硅酸钠的除油效果最好,复配热洗以SDS+NP-10+Na2Si O3的除油效果最好,各操作条件对热洗除油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温度>药剂浓度>热洗时间>搅拌速率>泥水比。最优的操作条件为:热洗温度80℃、药剂浓度3g/L、泥水比1:4、热洗时间50min、搅拌速率200r/min,除油率可达85.38%。对含油污泥微波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热解操作条件对含油污泥残渣含油率和热解终温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含水率>质量。最佳操作条件为:微波功率1000W、微波辐照时间45min、样品含水率10%、样品质量15g,处理后残渣含油率小于0.3%,重金属含量满足环保要求。含油污泥微波热解过程可分为:快速升温阶段,缓慢升温阶段和稳定恒温阶段三个阶段,而产气速率的变化也与升温速率的变化相对应;含油污泥经微波处理产生了磁性,其来源应为Fe1-xS,Fe1-xS是一种磁性的吸波材料;微波热解回收油中汽柴油比例可达49%,油分以烷烃、环烷/烯烃为主,碳数集中在C7-C12,油品轻质化效果提升明显;微波热解与电炉热解气体均以氢气和甲烷为主,但微波热解气体的可燃组分高于电炉热解气体;微波热解能够加速某些化学反应,使得在低温下即可产生H2。实验结合了化学热洗和微波热解的优势,将两者进行了组合,并设计了一条化学热洗-微波热解技术路线,可使产物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为含油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可选方案。
其他文献
加氢脱金属工序是加氢处理工艺中的重要一环,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利用更是提高渣油加氢处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鉴于目前工业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存在着成本高、活性以及稳定性不佳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添加第二助剂以及有机配体络合剂的方式改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性能,得到加氢脱金属催化剂适用的构效关系。本文首先制备了不同Z/Mo系列、不同Z浸渍方式系列、不同C-Z系列以及不同E-Z系列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次,对各
由于我国“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煤/重油加氢共炼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煤/重油加氢共炼的尾油收率较高,性质较差,二次利用困难。本文以安徽褐煤(AH-lignite)、催化裂化油浆(FCCS)和委内瑞拉常压渣油(MRAR)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煤/重油加氢共炼常压尾油(COAR)循环反应,同时也考察了COAR与委内瑞拉常压渣油(MRAR)混合原料的浆态床加氢反应行为,采用XRD、FT-IR、XP
费托合成转化效率及产物的选择性与催化剂性能密切相关。其中铁基催化剂作为较早用于费托合成研究的催化剂,因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而备受关注。合成高效的铁基催化剂重点在于前躯体的制备。然而由于制备过程实验环境复杂,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运用分子模拟手段对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过程进行分析。本文从铁离子出发,研究了从铁离子到水合铁离子以及从水合铁离子到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前躯体两个过程。
燃煤链条锅炉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工业锅炉之一,仍然存在燃烧效率低、NOx排放高等问题。仅通过在传统链条炉前安装预燃装置,就实现了煤炭在链条炉中的部分解耦燃烧,从而使链条炉燃烧洁净型煤成为可能,并提高了链条炉燃烧效率,降低了NOx排放。相较于其它NOx减排措施,链条炉的解耦燃烧改造具有成本低、改造方便、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等优势。为证明解耦燃煤链条炉在燃烧效率和NOx排放上的优势并探究炉内NOx的还原机制,
在化工分离过程中,传统有机溶剂存在易挥发,污染环境,能耗高等缺点。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低转变温度混合物(LTTMs)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溶剂由氢键供体和受体构成,具有蒸气压低、合成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萃取分离过程,但由于其种类繁多,针对特定的分离体系,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选取适宜的LTTMs。同时为深入了解LTTMs的微观特性及分离机理,更好
随着国内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炼厂存在糠醛抽出油、苯乙烯焦油、罐底污泥等危废就地转化需求,延迟焦化能够加工劣质重油,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采用延迟焦化装置处理炼厂危废是扩展原料来源、发挥装置作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糠醛抽出油和苯乙烯焦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上述劣质重油对炉管结焦和产品分布影响,并进行了掺炼苯乙烯焦油工业试验,为制定加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糠醛抽出油是减压馏分油在糠醛
本论文进行CO2加氢铁基催化剂的初步探索,同时设计加氢产品的收集、分析以及物料衡算的方法。Fe/Mn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机械混合法,助剂钾的引入采用浸渍法。在反应压力3MPa、反应温度300℃、H2/CO2摩尔比为3的条件下,在固定床中评价了CO2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Fe/Mn金属配比为17/12时,CO2加氢综合效果最好;反应分别评价了不同铁、锰、钾的负载量对于CO2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铁、
催化油浆富含芳香烃,是制备橡胶填充油、针状焦、碳纤维等高值产品的重要潜在原料,而催化油浆实现这类高值利用的前提是脱除其中含量高达0.2%~1%的固含物。通过蒸馏有望实现催化油浆的高效脱固,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等优点。但催化油浆在蒸馏加热到300°C左右时就开始缩合生焦,这极大的抑制了催化脱固油浆收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围绕确定催化油浆热稳定性差的分子基础,设计合适的化学反应体系,在蒸馏
硅酸锆作为一种良好的陶瓷材料,因其耐高温、耐酸碱、机械强度大的特性,在陶瓷分离膜和多孔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窄分散的ZrSiO4微纳米粒子,以管式Al2O3为支撑体,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经过高温焙烧后得到稳定膜管;以水玻璃和氧氯化锆为原料制备硅酸锆多孔材料,研究制备硅酸锆粒子和多孔材料的影响因素。以NaF为矿化剂,聚乙二醇2000为分散剂,采用水热法制备ZrSiO4微纳米粒子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规模增长迅速,但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却相对滞后。本文基于ICS(事件指挥系统)理念研究了应急指挥流程和相关辅助决策技术,以催化裂化原料泵事故、石化罐区火灾事故和延迟焦化火灾事故为例进行了分析。石化罐区储存大量易燃易爆油品,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区域。石化罐区火灾事故的主要辅助决策问题是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利用池火灾均匀辐射模型模拟了原油、汽油、煤油、柴油液池火灾事故的影响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