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合金的激光直接沉积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钨合金是以钨为硬质相,以铜、镍、铁等过渡族金属为粘结相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钨具有强度和硬度高、热膨胀系数低以及耐腐蚀性、辐射屏蔽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钨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核工业和国防工业等领域。但钨的高硬度、高熔点和室温脆性使钨合金难以通过传统机械加工工艺成形,目前主要通过烧结工艺来制备。然而,该工艺存在生产时间长、成本较高、无法成形复杂形状零件等不足,限制了钨合金的应用。激光直接沉积作为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形时间短、成本低、无需模具、可以成形复杂形状零件等优势,有望在未来能替代部分传统烧结工艺,成为制备钨合金零件的新技术。本文通过激光直接沉积技术制备W-Cu和W-Ni高比重钨合金,研究了不同激光工艺参数下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获得最优工艺参数。通过高速摄影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激光直接沉积过程中粉末颗粒在激光辐照作用下的温升、熔池温度和速度场变化、下降颗粒与熔池表面的作用过程等,探明激光与粉末颗粒的作用机制和组织形成演化规律,为高性能钨合金部件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激光沉积工艺参数对制备的60W40Cu合金薄壁件的显微组织结构、致密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W含量以及添加活化元素Ni减少组织缺陷。结果表明60W40Cu合金沉积层内W颗粒分布不均,较多W颗粒聚集在沉积层的外表面。在2 mm/s扫描速度下,在薄壁件的层间结合区易形成许多W颗粒聚集造成的残留孔隙,导致其致密度较3 mm/s时低,同时也降低了抗拉强度。增加W含量或者添加活化元素Ni均能促进W颗粒的均匀分布,同时提高组织致密度,但Ni元素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而且也能明显提高抗拉强度。(2)以高速摄影测量的W-Cu粉末束几何轮廓和粉末颗粒飞行速度为基础,再结合喷嘴结构建立了激光与粉末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由于W与Cu对激光的吸收率差异大,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温度差异。当激光功率从100 W提高至900 W时,处于基板表面光斑中心的Cu颗粒温度仅从317 K升至535 K,温度上升幅度较小且远低于其熔点温度。相比之下,W颗粒温度可以从654 K升至3538 K,温度上升幅度较大。(3)基于高速摄影观察的W-Cu熔池形貌变化过程,建立两相流(W-Cu沉积层与空气)-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当基板表面温度在激光辐照作用下升高至其熔点时,W和Cu粉末颗粒开始在基板表面沉积。但由于W-Cu复合相对激光的吸收率较基板低,且热扩散系数较基板增大,导致温度有所下降。随后在激光的持续辐照作用下,沉积层温度又逐渐升高至Cu熔点以上并形成熔池。最后当激光辐照作用结束时,熔化的Cu以约10~4 K/s的冷却速度迅速冷却凝固。(4)对激光直接沉积中涉及的更微观层面的颗粒瞬态运动过程建立三相流(W、Cu和空气)-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由于W与Cu间的表面张力σCu-W与W颗粒下降的惯性力相平衡,从而阻止了下降的W颗粒完全没入熔池内部,最终使W颗粒漂浮在熔池表面。当Cu颗粒掉落在位于熔池表面的W颗粒上时,通过吸收来自W颗粒的热量并受到激光辐照作用而升温熔化,最后流入熔池。随着时间的积累,漂浮在熔池表面的W颗粒会逐渐增多,从而解释了60W40Cu沉积层组织中W颗粒在沉积层外表面聚集的原因。(5)通过研究激光工艺参数对85W15Ni高比重钨合金薄壁件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激光体积能量密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试样的致密度,减少残留孔隙。当激光体积能量密度达到380 J/mm~3以上时致密化曲线趋于平稳,致密度基本稳定在95%~97%范围内。激光体积能量密度为395 J/mm~3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高。激光能量密度过高会促使W颗粒或者W枝晶的相互粘结,形成了更多脆弱结合的W-W界面,降低抗拉强度及延伸率。通过以上研究,探明了钨合金的激光直接沉积过程,揭示了激光与粉末束的作用机理,使组织与性能得到优化,为未来激光直接沉积技术在钨合金制备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图作为一种通过边连接的关系型数据结构,可以有效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复杂数据进行建模,在社交网络、生物医学和知识图表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大多数工作往往没有区分图中对象及其关系的异质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信息损失。这些数据可通过异质图来建模和表示,因此异质图不仅可以融合不同类型对象及其交互,还可融合不同模态的数据信息。此外,受深度学习方法的启发,图卷积网络出现并尝试解决图嵌入表示学习问题,但是如何将深
天然贝壳生物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砖—泥”交织结构而表现出高强韧及强抗冲击性能,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仿照这种天然珍珠层微观结构进行仿生结构设计,使用等离子弧增材技术制备多种具有强抗冲击性的仿生结构增材件,对所制备的多种仿生结构增材件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等离子弧增材。提炼贝壳珍珠层的仿生结构要素并建立珍珠层仿生结构模型,再结合材料选择、尺寸、工艺选取方面设计出双金属仿生层间叠合结构和双金
绝大多数药物都是具有手性的,然而不同手性的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因此手性识别在药物的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利用金属自身结构特性对手性对映体产生识别效应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手性识别方法,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模拟阶段。本文研究QCM电极的金属表面直接对氨基酸分子进行手性识别,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首先介绍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通过机械振动方程解释了QCM表面
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具有优异的载流子输运能力、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低成本以及易于溶液加工等特点,在光电器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铅的毒性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开发无毒、环境友好型的无铅钙钛矿材料和器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Sn和Pb同属第IV主族,电子结构相似,且无毒,因此,Sn基钙钛矿有望成为铅基钙钛矿的最佳替代材料。目前所报道的Sn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大多是以二维
近年来,有关受自然启发式优化算法的研究越来越多。相比传统优化算法,它具有免于求导,实现简单以及快速、有效等特点。本学位论文以自私兽群优化算法为基础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新颖的受自然启发式优化算法。但是随着对该算法研究进展的推进,一些研究者们发现在求解某些现实优化问题时,由于自私兽群优化算法存在全局搜索范围较小、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种群多样性较为单一以及具有较弱的局部搜索能力的缺陷,从而导致了算法中出现搜
弹箭类武器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各种性能是否满足设计指标,弹载存储测试技术在弹丸飞行测试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测试数据对掌握弹丸飞行过程中自身动态参数及周围环境参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需要和已有存储测试系统的特点,针对某小型炮弹的测控要求,研发一种高过载条件下某型弹多参数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点火信号抗干扰检测触发、姿态信号多通道采集、结构抗冲击等方面进行独特设计,可实时记录炮弹飞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射在轨的卫星数量急剧增多,地面测控网络也越发复杂。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效率是影响空间任务完成度的关键因素,卫星与地面站的增多对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星多站联合测控的关键是对测控资源的高效调度与合理规划,并利用测控平台执行调度方案,以达到整合测控资源、提高卫星数据接收率的目的。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卫星测控调度算法与测控网络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卫星测
本文针对铜-软铁复合弹带等离子堆焊焊接制造中,铜-钢界面成分控制和软铁-钢的熔深控制难题,引入热丝加热纯铜和纯铁的方法,进行交替双热丝等离子弧制造铜-软铁复合弹带工艺研究。力图解决冷丝工艺制备铜-铁复合弹带时存在钢基体熔化量较多、熔深较深的问题。并深入对比分析冷丝工艺与热丝工艺制得的弹带在显微组织、界面处元素分布、显微硬度和弹带剪切性能方面的差异,获得铜-软铁复合弹带的性能控制规律,从而为复合弹带
随着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深度学习迎来了热潮,在各种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文本以及语音等应用中都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得益于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建模能力。然而卷积神经网络只能处理欧式数据,对于图这类非欧式数据是不适用的。图数据的应用广泛,诸如社会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交通流量分析等任务都需要将数据建模成图结构。随着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传统的机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