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多场作用的多能级原子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在具有耦合探测Λ-型的三能级系统中,与探测场有关的一个超精细基态跃迁能级间引入两外加驱动场,从而形成双微波驱动场作用的Λ-型四能级系统。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给出了系统密度矩阵方程的稳态解,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探测吸收谱线随着双驱动场的作用强度和频率失谐量的变化规律。 首先,研究双微波驱动场的场强变化对探测吸收谱线的影响,取两驱动场场强不同,强微波场共振作用而弱微波场失谐作用且失谐量等于共振场Rabi频率,结果表明,探测吸收谱中呈现四个EIT窗口,两两对称的分布在探测场共振频率两侧,其中心频率的间隔等于共振微波驱动场的Rabi频率,而每对EIT中两个透明窗口的劈裂程度则由另一失谐作用的微波驱动场的强度决定,其频率间隔恰等于失谐微波场的Rabi频率的一半。我们利用缀饰态理论对探测吸收谱的规律给出了准确的解释,从而证实了多窗口EIT的形成源于双微波驱动场引起的能级的动态Stark劈裂。 然后,研究微波驱动场的频率变化对探测吸收谱线的影响。分为单场失谐和双场失谐两种情况讨论。所谓单场失谐是指一个场共振作用,而另一个场失谐作用。在单场失谐的情况下,我们取失谐场失谐量等于共振作用场Rabi频率的1/k(k=2,3,4…,为整数),研究了探测吸收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探测吸收谱中EIT窗口的个数随着k的增加成对增加。在双场失谐(即两微波驱动场同时失谐作用于相应跃迁能级)的情况,取两驱动场的Rabi频率相等,并且对称失谐作用于同一跃迁能级,分别讨论了探测吸收谱随微波驱动场的作用强度和频率失谐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微波驱动场的作用强度,探测吸收谱呈现出多窗口结构,随着驱动场的作用强度的增大,吸收谱中的EIT窗口个数成对增加,且它们的透明深度随着场强的增大由浅变深而交替变化,而处于中心频率处的窗口,则是由深变浅而交替变化,而相邻窗口间的频率间距保持不变。保持两场作用强度不变,改变它们的频率失谐量的大小,则探测吸收谱中EIT的窗口个数不变,而处于探测场共振频率两侧的EIT窗口,随着微波驱动场的频率失谐量的增大彼此远离、透明深度逐渐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