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蠡甫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蠡甫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师,是著名的西方文论专家、翻译家、国画家。在其综合的学术成就中,很多人关注其西方文论方面,在其绘画美学思想方面却并未引起过多人的关注。由于伍蠡甫早年留学英国,他具有了西方文化的知识积累,再加之其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他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全面的分析伍蠡甫的绘画美学思想,共分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伍蠡甫及其绘画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包括伍蠡甫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文学、西方文论、美学、画论和绘画等方面的成就,重点介绍了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和其中西融合的历史观及方法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伍蠡甫绘画美学思想特色和贡献。首先,以艺术直觉、艺术抽象、艺术形式的生命意味三者合一的艺术创作论的提出,艺术作品的创作是艺术家内在心灵的产物,艺术作品呈现的应该是描绘对象的生命感,是生命本体的一种再创作。其次,伍蠡甫主张绘画创作应重其意过于重其形,尤其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往往为了离形得似,以外形之不似求得意韵之似,才能获得绘画中精髓。最后,伍蠡甫提出了技法层面中“法”和“意”的辩证关系,绘画之“法”不单纯是绘画所遵循的规律和法则,而是一种具有更深刻含义的美学范畴。在书法和绘画的创作原则中,做到“以意运法,使法就意”,力求“意”和“法”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创作出有超然意境的艺术作品。第三部分伍蠡甫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角度出发,在中西绘画语言差异、结构对比、创作基础这三方面阐述了各自特点和区别,提出应该中西互补,求同存异的艺术夙愿。第四部分伍蠡甫对于传统文人画的几个重要范畴进行了美学意蕴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不同意义的升华:认识到艺术境界应以“简”为本,艺术灵感是素日学养积累后的“偶然”得之,最后上升到一种和谐而理想的艺术追求即对事物都应以“淡”然态度处之,才能创作出绝妙的艺术佳作。伍蠡甫的绘画美学思想,其思想基础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画论。但是,他不但发扬了传统文人画画论的精髓,还结合西方绘画理论特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为近现代画坛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中西结合的绘画美学思想以及绘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绘画作品给后世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不仅是二十世纪科学领域的泰斗,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深邃的思想与科学成就一样影响深远。在爱因斯坦科学思想的诸多方面中,对宇宙的统一与和谐的追寻是其核心
垦沃1号玉米品种于2010年参加黑龙江农垦区域试验,产量8 521kg/hm2,较对照增产6.5%;2011年产量9 918kg/hm2,比对照增产14.17%.2013年生产试验产量12 074kg/hm2,比对照增产13.1%.
期刊
概述了越南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种植区域分布;从越南水稻总产、收获面积、单产及稻米国际贸易情况的变化可以看出,越南自1986年政策改革以来,水稻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名词谓语句作为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型之一,基本构成形式是:主语+谓语,名词谓语句的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谓语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也可以
At the present time in china, the binder used in tungsten carbide composite button is mainly cobalt, which is very expensiv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
2001年科研、技术创新和行业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 抓好重大科研开发计划“数控技术及装备引进消化创新”一条龙项目的实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重点抓好8
毋庸置疑,日本绘画起源于中国艺术。文章通过追寻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日本学者对中国壁画艺术的实地考察,深入分析了中国壁画艺术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论述了日本绘画
期刊
在当前对外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尽管莱布尼茨以其形而上学和乐观的神正论更为著名,但他在理智方面的贡献远远超出了现在普遍认为的哲学和神学范围。在以伽利略、笛卡尔、惠更斯、胡克、牛顿这样群星闪烁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