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膜技术对蛋白质进行纯化分离已受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智能开关膜是一类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同时膜的结构或分离特性可以相应改变的新型功能膜。智能开关膜可通过膜表面及膜孔壁固定的聚合物接枝链的构象变化来实现孔尺寸的改变,从而达到调节膜性能的目的。本文采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为基膜材料,采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在EVAL膜表面接枝具有pH响应性单体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制备EVAL智能开关膜,并对其pH响应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溶菌酶(LZM)为模型蛋白,分别考察模拟蛋白分子BSA与LZM及混合蛋白分子BSA与LZM的蛋白分离性能,并对分离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EVAL接枝膜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和pH响应可重复性。在pH8.6至9.8范围内,EVAL接枝膜的渗透通量显著上升,表现出明显的pH响应特性,具有显著的智能开关特性。在pH交替重复测试6个单元后,EVAL接枝膜仍保持良好的pH开关特性。 在模拟蛋白分子BSA与LZM蛋白分离过程中,膜渗透通量在pH8.6至9.8范围内显著升高。LZM透过率主要受孔径筛分作用影响,而BSA透过率受孔径筛分与电荷双重作用影响。在pH为3.6的条件下,EVAL接枝膜对LZM与BSA两种蛋白的分离性能最佳,分离系数为9.7。在混合模拟蛋白分子BSA与LZM蛋白分离过程中,分离系数随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为3.6的条件下,EVAL接枝膜对LZM与BSA两种蛋白的分离性能最佳,分离系数为7.8。 在对蛋白分离膜污染的考察过程中,膜渗透通量与分离性能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采用0.5% NaOH水溶液清洗后,膜通量恢复效果较好,模拟蛋白分子BSA与LZM通量恢复率最高可达100%,混合模拟蛋白分子BSA与LZM,通量恢复率最高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