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它具有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但是黄颡鱼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慢,这使其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黄颡鱼的生长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体型大,生长速度快。因此,单性养殖可以有效地加快黄颡鱼群体生长速度,提高养殖产量。多年来,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黄颡鱼单性育种工作。本研究①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黄颡鱼性分化进行研究,掌握了黄颡鱼性腺分化规律,为性转化研究提供了依据。②用20ppm的甲基睾丸酮和雌二醇处理的饵料分别喂养未性分化的黄颡鱼鱼苗,对其进行性转化诱导,为黄颡鱼的单性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其结果如下:(1)黄颡鱼属雌雄异体分化型鱼类,卵巢分化比精巢要早。卵巢分化的解剖学标志主要为卵巢腔的形成,最早出现于出苗13天;精巢分化的解剖学标志主要为输精管和精小叶的形成,出现于出苗55天。性分化的细胞学标志主要是性原细胞减数分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开始于出苗34天,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则开始于出苗64天。此外,黄颡鱼早期性腺中原始生殖细胞的数目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雌性明显多于雄性;性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时间也明显不同,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开始于出苗28天,而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则开始于出苗50天左右。(2)在性转化研究中,20ppm的甲基睾丸酮处理组黄颡鱼中雄性占到了90.9%,20ppm的雌二醇处理组黄颡鱼中雌性占到了83.6%。与对照组相比,激素处理组黄颡鱼的性别比率具有显著差异。雌二醇可以促进黄颡鱼的早期卵巢发育,但却抑制后期卵巢发育,而对精巢发育始终具有抑制作用;甲基睾丸酮对黄颡鱼的早期卵巢发育影响不大,对后期卵巢发育产生一定抑制,而对精巢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激素处理过程中未发现雌雄兼性及不育现象,已形成的性腺也没有退化的趋势。雌二醇对黄颡鱼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而甲基睾丸酮处理组黄颡鱼虽然呈现发育缓慢的趋势,但是与对照组黄颡鱼相比,其体重和体长没有显著差异。同时,雌二醇处理组与甲基睾丸酮处理组黄颡鱼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