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街并社背景下的社区服务供给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land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撤街并社是社区体制改革中的一大类型,是为了克服城市基层治理层级过多、服务效率低下问题而采取的改革举措。街道办事处的撤销使得行政层级由三级变为两级,区直接领导社区,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公共服务职能全面回归社区。2010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是全国最早将所有街道办事处撤销,推行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城市,经过6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反馈与评价,此后国内多个省市也纷纷效仿试点推行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但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本文以撤街并社体制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定量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社区服务供给的发展模式、改革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改革后社区服务供给过程中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进而对撤街并社改革背景下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特殊性与可推广性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在探寻公共服务供给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厘清撤街并社及公共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对公共服务供给背景解读,探讨从建国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迁过程;第三章主要是根据调研数据,从社区服务供给机制、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社区服务资源、社区服务监督等四方面对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撤街并社改革后,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并分析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是关于针对撤街并社后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第五章余论,主要是对铜陵模式下社区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特殊性以及可推广性进行理性思考和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181b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CD19+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CLL预后关系,并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81b在CLL中的潜在靶基因.方法:选取2013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就业,在其转移流动过程中形成了现在所谓的“农民工”群体。广东作为我国吸纳农民工群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