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IGFBP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以下简称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探讨IGFBP5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膀胱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1.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7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0例正常膀组织石蜡标本,并收集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分析IGFBP5的表达与患者基本病理参数的关系。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学专业人员通过双盲法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独立评分。2.收集我院泌尿外科3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膀胱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边缘大于2cm的癌旁组织。30例癌组织标本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运用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IGFBP5 mRNA的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中IGFBP5蛋白的表达。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8例膀胱癌组织中IGFBP5表达阳性率88.46%,而正常膀胱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5.00%,将两组表达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BP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肿瘤级别和淋巴转移程度相关:T分期越高(x2=12.21;P<0.05),伴淋巴结转移(x2=8.95;P<0.05),组织学分级越高(x2=15.72;P<0.05),其IGFBP5的表达水平越高。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膀胱癌组织中的IGFBP5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5)。 结论:IGFBP5在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情况高度相关,IGFBP5过表达提示预后不良。这将对肿瘤的病例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