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是"2002年天津市环保科技工程计划-自来水饮用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项目中部分内容,为天津市新开河水厂改造进行前期试验.通过小试和中试现场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的预氧化技术、预氧化与后续工艺的组合技术对水中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以及消毒副产物产生量,确定即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藻类,又仅产生少量三氯甲烷前驱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安全有效的预氧化技术和工艺组合方式.为新开河水厂及其同类型水厂的工艺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O3、ClO2和Cl2均有明显的氧化和助凝效果.与ClO2、Cl2相比,O3预氧化不仅可显著提高水中藻类、细菌、浊度、色度、嗅味和有机物的去除率,还能降低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前驱物含量,大大减少消毒副产物产生量,提高出水安全性.因此预臭氧化是一种有效适用的安全预氧化技术.小试确定了三种氧化剂适宜的反应时间与浓度分别为O3 1.5mg/L、15min;ClO2 4mg/L、30min; Cl2 4mg/L、30min.结合氧化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对比研究表明:预氧化后,常规工艺去除率均有提高;预臭氧较预氯化使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提高更明显;预氯化出水中氯仿含量显著增高,唯有通过活性炭深度处理,才能有效去除.为保障出水各项常规指标及微量有机物指标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减少并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对于高藻期微污染原水,推荐采用包含预臭氧化,常规处理工艺及活性炭深度处理的全流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