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胃康1号联合隔姜灸对FD(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FD(脾胃虚弱型)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方法:根据标准选取60例FD(脾胃虚弱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派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基础治疗,即奥美拉唑+伊托必利),治疗组30例(予西医基础治疗+胃康1号联合隔姜灸),此外随机选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胃动素、胃泌素的变化等相关指标。 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变化程度相比,治疗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比较,在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方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脘腹胀满、疲乏无力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胃动素变化程度与中医症候总积分变化程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90、P=0.006<0.05;对照组胃动素变化程度与中医症候总积分变化程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92、P=0.006<0.05;治疗组胃泌素变化程度与中医症候总积分变化程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59、P=0.011<0.05;对照组胃泌素变化程度与中医症候总积分变化程度的Kendall相关系数r=0.302、P=0.023<0.05,Spearman相关系数r=0.408、P=0.025<0.05。5、胃康1号联合隔姜灸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适及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1)胃康1号联合隔姜灸可能对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有升高的作用。(2)胃康1号联合隔姜灸在改善脘腹胀满、疲乏无力方面疗效明显。(3)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可以更客观的反应治疗效果。(4)两组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变化程度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5)胃康1号联合隔姜灸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及不良反应,提示长期用药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