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功能定位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功能定位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邢俊标名中医工作室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一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运用功能定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天治疗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天,分别在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及第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House-brackmann(H-B)量表、FDI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即FDIP量表和社会功能即FDIS量表)和sunnybrook量表进行分级评分。 结果: 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前House-brackmann(H-B)量表、躯体功能即FDIP量表和社会功能即FDIS量表、Sunny brook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治疗第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之间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躯体功能即 FDIP 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会功能即FDIS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 brook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治疗第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之间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躯体功能即 FDIP 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会功能即FDIS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 brook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治疗第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之间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即FDIP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 brook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两种治疗手段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两者相比,功能定位针刺法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的针刺疗法更加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