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电子政务纳入到政府改革的视野内,认为电子政务并不是一个信息时代的时尚品,而是为了达成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施政质量、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进行科学决策、改善政府与公众交流的实际承载者,是以现代公共管理思想为灵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政府办公和服务公众的平台。而对政府角色的定位,则放在历史的宏观框架中予以审视,从政府的历史缘起和历史发展脉络中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而针对现阶段阶层分化的事实,为了确保社会之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公众之机会均等,为了让社会公众能享受均等化的服务,实有向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之必要。本文认为,个性化服务首先是为了简化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屏蔽各阶层信息利用水平的差异、改善政府和公众的互动的必要举措,也是节约公众获取政务服务和政务信息成本、保障公众基于人性化的角度自由定制政务服务和信息的手段。本文的结构分为八个部分:第一,引言。引言通过提出问题并概述中外文献和相关实践,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主体和论文结构。并就本文的写作阶段、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予以说明。第二,历史视角中的政府职能。本章主要从探讨政府之起源、政府之职能和政府职能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来指出政府秉承公平和公义之原则对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之必要。指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对阶层之分化和公共服务不均等现状进行改变的必经之途。第三,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框架内揭示电子政务实是政府服务公众之理念的具体承载者,探讨公共管理运动和信息技术对电子政务之塑造,指出电子政务之发展实是其背后管理理念的推动,同时也指出电子政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意义。第四,个性化服务之必然。本章从揭示均等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之关系入手,指出在网络信息失序的时代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屏蔽公众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简化公众信息的信息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亦指出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逻辑。同时,本章也指出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政府雇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之必然。第五,信息集成。本章从政务信息的现状和挑战入手,在分析现有几种信息集成模式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政务信息的集成方案。第六,电子政务中的个性化服务。本章主要在分析个性化服务概况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框架。第七,个性化服务的延续。本章在探讨社会阶层分化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公众和政府的深入互动实是政府职责之所系,认为这种双向的深入互动不仅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进行社会监督和纠错的保障。最后指出了基于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基础上进行深入互动的四个环节,并指出了这种深入互动实是达致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归宿。第八,’总结。主要从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确需公众和政府之合力,亦指出提供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个性化服务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