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也变得更具有时代感,同社会实际、学生生活联系得更加密切了。这种内容上的变化势必会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相关的研究也应该随之跟上。抛锚式教学是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借助现代科技将学生带入所设计好的情境中去,此情境要跟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给予学生可探索的空间。在这种现实情境中设置线索和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迁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加入了合作学习的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抛锚式教学因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有所帮助,而在多个学科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学界对于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较为稀少,尤其是《生活与哲学》中的应用还属空白,更不用说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部分,这就使得本文研究的创新性得到了凸显。同时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教学,虽然出现在高中政治课中是哲学理论,但同时也是科学的历史观,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强行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指导学生结合真实的情境,在感性材料中“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精髓”。抛锚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丰富的真实事件给学生,并在情境中埋藏线索,结合问题让学生去自行探索。这就凸显出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而抛锚式教学对硬件技术的支持要求较高、情境设计复杂费时,曾经是阻碍它走进我国课堂的原因。随着教学资源的优化,科学技术辅助课堂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教师的知识面与教学技能也今非昔比,这就为抛锚式教学走进历史唯物主义课堂提供了可行性。因而本文研究了抛锚式教学在《生活与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教学中的应用,试图验证抛锚式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教学实践与问卷调查,最终也得出结论:抛锚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希望抛锚式教学在今后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能够得到推广,也希望本文能给今后想要使用抛锚式教学的老师,提供一点微薄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