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EC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湿疹是一种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较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同属变态反应炎症性皮肤病。导师在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现代病因,分析总结出亚急性、慢性湿疹的发病根本在于“脾虚湿盛,湿邪内蕴”。本课题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清热化湿之法,拟定除湿饮,观察该法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嗜酸性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题观察清热化湿法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影响,并探讨血清ECP指标在湿疹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以佐证清热化湿法的科学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清热化湿为治疗原则,选用中药方剂除湿饮。设西药西替利嗪为对照,两组疗程均为4周。参照1990年10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制定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及1998年6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制定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疗效观察。同时,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变化。使用EASI评分法,观察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变化以及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症候、体征改善率达93.33%,略高于西替利嗪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检测:治疗组ECP水平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于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对湿疹患者ECP水平变化有着更好的改善作用。意义:通过观察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疹的疗效及对血清ECP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找到湿疹发病与血清ECP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优化亚急性、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肺泰胶囊维持治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外周血Survivin
欺负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欺负行为的发生对受欺负者的
环境质量考核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提高环境质量,采取的必要的科学措施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由温饱向逐步实现小康的历史性
竹红菌素是一类天然脂溶性苝醌色素,是我国传统中药竹黄子座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色泽鲜红、着色力好,具有作为食用天然色素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系统研究了竹红菌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占髋部骨折的54%,好发于老年人群。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世界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可以有效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克服因资源分散而缺乏有效配置的弱点,并已成为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趋势。针对国内已建立医
通过对我校2004、2005、2006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规律,并提出了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的发展与风险总是相伴而行.而且二者往往成正相关关系。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快速发展.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产业链条不断增长,受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持续
本文将琴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从琴器、琴乐、琴人几方面入手,通过对唐琴的形态及其象征意义的形成、琴的制作与斫琴家、琴艺的学习与传授及琴的使用等几个问题的讨论,分
<正>《局解手术学杂志》是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解剖学及临床外科手术学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栏目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