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与人类多种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可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并可造成胎儿水肿、死胎、流产和先天畸形,给患者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B19病毒基因组主要编码两种结构蛋白VP1(85KDa)和VP2(58KDa)以及一种非结构蛋白NS(77KDa)。VP1和VP2均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IgM和IgG抗体,可用于B19病毒感染的诊断。免疫功能正常儿童感染B19病毒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B19-VP2-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发病后3天即可检出,2-3周达高峰,持续2-3个月,适用于B19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但由于B19病毒抗原来源困难,国内相关的血清学检测试剂很少,临床诊断大都采用昂贵的国外进口ELISA试剂盒。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病毒衣壳蛋白能够在体外进行基因重组表达,这也为解决B19病毒抗原来源难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对B19病毒VP2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定VP2片段中4354-4662bp(309bp,351-454位氨基酸)表面易得性较高的片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VP2基因片段及重组的VP2蛋白,再利用ELISA方法对该重组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果: